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0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行 《科技信息》2010,(36):54-54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贫困生的基数也越来越大,所以贫困生这个群体,已然是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重点。而对于贫困生的关注并不仅仅局限于其经济上的缺失,更重要的是其负面心理造成的影响。只有帮助其心理脱贫,才符合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教育本质诉求。  相似文献   
2.
运用赛前情绪T量表,对我国优秀男排运动员赛前情绪特征进行研究,探讨不同年龄、训练年限和文化程度的我国优秀男排运动员赛前情绪特征的各维度差异以及我国优秀男排运动员赛前情绪特征与运动成绩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排运动员赛前情绪特征表现出高自信、适中社会期待焦虑、低个体失败焦虑和躯体焦虑;不同年龄、训练年限和文化程度的运动员在赛前情绪特征的部分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男排运动员在较低的个体失败焦虑、较高的自信、适中的社会期待焦虑和躯体焦虑情况下,具有良好的运动表现。  相似文献   
3.
以含铌高强细晶IF钢为研究对象,在不同保温时间下进行了连续退火实验。通过采用OM显微分析及EBSD测试技术对实验钢进行显微组织和微观织构观察分析,得到含铌高强细晶IF钢在退火过程中织构的演变规律。实验结果揭示:高强细晶IF钢在连续退火过程中形成较强的111//ND再结晶织构。当退火温度为850℃,保温时间为120 s时,钢板具有最强的111//ND织构;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111//ND织构逐渐增强,110//RD先减弱后增强。再结晶织构在{111}面与{112}面之间转化并发生漫散现象。  相似文献   
4.
以含铌细晶高强IF钢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的退火温度下对实验钢进行模拟连续退火实验。采用OM和TEM对实验钢进行了显微组织和钢中析出二相粒子形貌的观察,得到不同退火温度下对细晶高强IF钢力学性能影响和二相粒子的析出规律,为实验钢的低屈服现象提供依据。在实验钢中晶界周边形成的无沉淀区PFZ带是典型的显微结构特点。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实验钢晶粒尺寸变大,强度下降,n值和r值有一定提高,部分第二相粒子溶解聚集长大。  相似文献   
5.
以长江口滨海湿地为研究区域,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对滨海湿地植被进行分类。在提取Landsat?8 OLI影像植被指数和水体指数的基础上,提出利用植被指数季节差值对模型进行特征变量优化,分析了长江口滨海湿地植物群落分布的空间特征。以所占面积最大的互花米草(入侵物种)为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合实地测量数据,估算了秋季的互花米草植物密度的空间特征。提出的多时相遥感数据结合随机森林特征变量优化方法,可以较为便捷地提取长江口湿地3种优势物种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最大似然法相比,分类精度有较大提高,总体分类精度由78.35%提高至87.55%,Kappa系数由0.72提高至0.84。该方法适用于存在“异物同谱”问题的湿地植物群落研究。  相似文献   
6.
2005年4月26日,爱好登山探险的亚伦·拉斯顿独自来到扰他州蓝约翰峡谷登山。此山风景绝美,但因偏僻险峻,人迹罕至。拉斯顿在攀过一道3英尺宽的狭缝时,一块巨大的石头挡住了去路。拉斯顿试图将这块石头推开,巨石摇晃了一下,猛地向下一滑,将他的右手和前臂压在了旁边的石壁巴。  相似文献   
7.
董行 《科技信息》2010,(32):I0085-I0085,I0087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贫困生的基数也越来越大,所以贫困生这个群体,已然是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重点,而关心和帮助贫困生也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当下,贫困生认定及帮扶工作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一系列关于贫困生工作的问题都值得高校学生工作者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8.
深基坑工程一般会在城市建筑物、道路桥梁、地下管线、地铁隧道或人防工程的近旁进行,深基坑一般是为了设置建筑物的地下室而根据需要进行挖掘的,属于临时性工程,但其工程如果完成不好,则会危及周边的建筑,所以近些年来结深基坑的设计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采用了信息工程和动态的设计思想。本文采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DINA对某基坑工程进行三维动态模拟,通过计算将结果与实测变形数据对比,以验证模型参数的合理性,并采用此合理参数为基础数据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支护结构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9.
以含铌细晶高强IF钢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的退火温度下对实验钢进行模拟连续退火实验。采用OM和TEM对实验钢进行了显微组织和钢中析出二相粒子形貌的观察,得到不同退火温度下对细晶高强IF钢力学性能影响和二相粒子的析出规律,为实验钢的低屈服现象提供依据。在实验钢中晶界周边形成的无沉淀区PFZ带是典型的显微结构特点。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实验钢晶粒尺寸变大,强度下降,n值和r值有一定提高,部分第二相粒子溶解聚集长大。  相似文献   
10.
以含铌高强细晶IF钢为研究对象,在不同保温时间下进行了连续退火实验.通过采用OM显微分析及EBSD测试技术对实验钢进行显微组织和微观织构观察分析,得到含铌高强细晶IF钢在退火过程中织构的演变规律.实验结果揭示:高强细晶IF钢在连续退火过程中形成较强的〈111〉//ND再结晶织构.当退火温度为850℃,保温时间为120 s时,钢板具有最强的〈111〉//ND织构;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111 〉//ND织构逐渐增强,〈 110〉//RD先减弱后增强.再结晶织构在{111}面与{112}面之间转化并发生漫散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