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在磁共振扫描(MRI)中采用定量非对称回波的最小二乘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序列(IDEAL-IQ)成像技术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S)患者肝脏脂肪含量及病变程度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06例进行多导睡眠监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监测结果分为非OSAS组和OSAS组,均进行IDEAL-IQ成像技术检查.将两组患者间一般临床资料、肝脏脂肪含量、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程度分级进行比较,同时行肝脏脂肪含量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相关性分析.结果:106例患者中非OSAS患者47例,OSAS组患者59例.非OSAS组患者的肝脏脂肪含量为(13. 51±10. 47)%、OSAS组患者的肝脏脂肪含量为(18. 49±7. 90)%,有统计学差异(P 0. 05);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血清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无统计学差异(P 0. 05); OSAS组体质指数(BMI)、血清AL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高于非OSAS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 0. 05).非OSAS组中36例患者(76. 60%)诊断为NAFLD,OSAS组中57例患者(96. 61%)诊断为NAFLD,NAFLD严重程度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ALT与肝脏脂肪含量呈正相关(r=0. 316,P=0. 000),AST与肝脏脂肪含量呈正相关(r=0. 314,P=0. 000).结论:OSAS患者相对于非OSAS患者,NAFLD的发病率及严重程度显著增高,肝脏损伤程度加重. IDEA-IQ技术对诊断OSAS患者肝脏脂肪变性及病变程度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注射体积少、碘的质量浓度低("双低")的造影剂注射模式在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CTA)中的可行性.方法:将150例(其中男83例,女67例)接受320排螺旋CCTA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50名患者.A组使用碘的质量浓度为370 mg/mL的碘帕醇造影剂体积50 mL 2期注射的模式,B组使用碘帕醇造影剂体积39 mL 3期注射的模式,C组使用碘的质量浓度为320 mg/mL的碘克沙醇造影剂体积39 mL 3期注射的模式.测量并比较主要血管CT值及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所获得的图像由2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分别进行诊断与分析.结果:3组患者的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体质量、曝光时心率、上腔静脉CT值、主动脉根部噪声值、SNR、CNR~(RCA1)和CNR~(LM)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的右心房、右心室、主动脉根部、肺动脉、右冠状动脉近端(RCA1)、左冠状动脉主干(LM)、心室壁的CT值均高于B组和C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总共评价了3组患者的1822个冠状动脉节段,冠状动脉节段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1.22±0.53)、(1.21±0.51)、(1.27±0.64),3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782,P=0.676).结论:320排螺旋CT采用注射体积少、碘的质量浓度低(320 mg/mL)的造影剂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可变螺距(VHP)技术在320排CT急性胸痛三联检查中的可行性.方法:连续收集44例采用320排CT行胸痛三联检查的患者,与54例单独行320排CT主动脉成像、52例肺动脉成像及48例冠状动脉成像患者生成的图像分别进行对照,针对患者基本资料、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年龄差异对比无统计学差异.三联组与对照组中主动脉、肺动脉及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优良率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联组与对照组中降主动脉、右冠状动脉中段、左主干、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段、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中段、左冠状动脉旋支近段及左冠状动脉旋支远段血管强化CT值不同,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上所有血管增强CT值均大于300 HU.两组患者剂量长度乘积、有效剂量结果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VHP技术可以一次扫描完成急性胸痛患者主动脉、肺动脉及冠状动脉的CT血管造影(CTA)检查.与单纯主动脉、肺动脉及冠状动脉CTA成像对比,图像质量无区别,对于急性胸痛病因的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