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单位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产物作为目标函数,本文建立了半连续青霉素发酵的最优化模型、通过引入哈密尔敦函数和利用庞特雅金最小值原理,求解了这个最优化问题,并就最优化计算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气—液反应中传质过程和化学反应过程同时发生,前者往往影响后者,为了建立气—液反应器的数学模型和放大设计方法,需要对二者同时加以测定.进行传质测定,最困难的是测定液体中传递物的浓度,我们用耐温银—铅原电池型测氧探头连续测定Φ50mm鼓泡反应塔中乙醛氧化,丁醛氧化液中的氧含量,用极谱型氧探头测定了氧溶解在氧化溶液中的亨利常数,在Φ55mm的石英玻璃塔中测定了工况条件下的气含率.利用测溶氧的探头对传质过程进行了研究,求取K_Gα和K_Lα.用实测得的几个有机化合物的K_La值在表中.几个氧化反应实测的K_Lα?  相似文献   
3.
半连续青霉素发酵过程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青霉素发酵动力学的方程基础上,本文对半连续青霉素发酵过程的几种主要工艺 计算机模拟,并就模拟结果进行了性能评价,为工业发酵青霉素提供了玫份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