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1.
自实行新课改以来,本校着眼现状,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德育“品牌”之路。鉴于童谣易于上口好记忆,适合孩子们的特点,易于流传,孩子们愿说、乐说,我校编写了“学生常规教育童谣”来丰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把童谣与德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时时、处处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的同时,也明确学校对他们一日言行的具体要求和规范,进而自觉地履行童谣中吟诵的道德规范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课程改革似春风拂面,如春潮涌动,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打开了一扇全新的视窗。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加大思维容量的同时,扩大有效信息量的传递,要指导学生到更广阔的阅读天地中获取信息、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语文课堂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带着春天的企盼,抖落了不应有的桎梏,已全薪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新课程立足于“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无疑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吹进了一缕春风。本文试图从一些实例来剖析暗示艺术在教育工作中的妙用。  相似文献   
4.
范雪兰 《奇闻怪事》2007,(5):105-107
每一个学生个体都是一种文化的存在,这就是学生文化最基本的特点。学生文化有许多不同于成人文化的地方,这是我们教育者应当倾心关注与触摸的。“要进入童年这个神秘之宫的门,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一个孩子。”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孩子的文化就是孩子的文化,要与他们真正建立新型的的良好师生关系,教师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学生文化存在的合理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