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苗宁涛 《甘肃科技》2008,24(5):34-36
文章结合工程实际通过分析第四纪构造运动及气候变化对黄土沉积和分布产生的影响以及地形地貌及小气候因素对黄土的堆积及其剥蚀产生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我们掌握各个不同地区、不同地貌单元黄土的工程特性,使勘察更为灵活、主动。  相似文献   
2.
苗宁涛 《甘肃科技》2008,24(6):119-120
在干旱环境形成的强烈自重湿陷性黄土,在近期的增湿作用下能显著改变其工程性质。浅层土增湿后,具有和新近堆积黄土近似的性质。它不同于一般湿陷性黄土。在某些黄土场地的勘察中,往往发现浅层黄土和深层黄土工程性质差别较大。浅层黄土较之深层黄土湿陷性及压缩性偏高,其界线深度往往在地面下5、6米左右。新近堆积黄土与下部黄土的界线也以5、6米为多,给人形成新近堆积黄土的分布厚度多数不超过6米印象。在预浸水处理后的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往往也是5米或6米以上保留湿陷性。因此这一深度界限及其内在规律值得注意和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