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充水橡胶坝的静力变形和泄流振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水动力学相似和结构动力学相似原理制作大比尺水弹性橡胶坝模型,对充水模拟坝溢流时静力变形和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橡胶坝溢流变形规律,对水流脉动压力特性,橡胶坝的自振特性,坝袋内水压的脉动特征及橡胶坝袋的动应力和动位移进行了测试,并对橡胶坝的起伏拍动现象,共振现象和振动控制方面式探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针对山洪沟防洪标准偏低、遭遇暴雨洪水时溃漫堤风险较大且较难准确预测的问题,开展洪水多维耦联数值模型研究.基于圣维南方程与VOF法的标准k-ε双方程原理,融合Abbott六点隐格式法、非结构化网格Roe格式的单元中心显式有限体积法与结构化网格PISO算法优势,系统构建溃漫堤洪水多维耦联数值仿真模型.以贺兰山汝箕沟为研究对象,模拟其遭遇百年一遇洪水时,沟道一维、溃口三维与淹没区域二维的多维水流动态耦合演进过程及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溃漫堤洪水多维运动过程与流态模拟效果较好,所建多维洪水耦联数值模型计算精度较高,对多流态洪水动态耦合精确计算与淹没风险准确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准确的径流预测在水资源规划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径流形成过程十分复杂,具有高度的非线性和非平稳性,更增加了径流预报的难度.为提高月径流预测精度,提出了基于时变滤波器的经验模态分解(TVF-EMD)和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的门限循环单元(GRU)的混合模型(TEPG).首先利用TVF-EMD将原始月径流序列分解为若干个固有模态函数(IMF),然后再利用PSO-GRU模型分别对每一个IMF进行预测,最后将每个IMF的预测结果相加得到原始月径流序列最终的预测结果.以黄河干流4个代表性水文站(包括唐乃亥站、头道拐站、花园口站、利津站)为研究对象,应用该模型对这4个测站的月径流进行单步预测研究,并与PSO-GRU(PG)模型、基于互补经验模态分解(CEEMD)的PSO-GRU(CPG)模型和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的PSO-GRU模型(EPG)进行对比分析.选用纳什效率系数NSE、相关系数R、均方根误差RMSE、预报合格率QR及预报精度等级等评价指标对模型预测精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与PG模型、CPG模型、EPG模型相比,TEPG模型具有更高的预...  相似文献   
4.
在大比尺试验模型上,对充水式橡胶坝的坝袋表面作用力、坝袋变形、泄流量等随上下游水位及内水压的变化情况,作了细致的量测,并经整理分析,提出了橡胶坝在自由出流时的流量系统经验公式,供该类溢流橡胶坝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宁蒙河段近期水沙问题,以水力学及河流泥沙动力学为基础,研究河道水沙变化后河道冲淤临界指标.利用1952—2012年黄河宁蒙河段各水文站点实测资料,系统分析了河段水沙变化特性,点绘出河段汛期单位水量冲淤量与来沙系数关系,计算了不同河段河道临界冲淤条件.结果表明:宁夏下河沿-青铜峡河段河道基本能维持冲淤平衡,青铜峡-石嘴山河段河道呈微淤趋势,石嘴山-巴彦高勒河段冲淤调整量不大,内蒙三湖河口-头道拐河段随着进口流量的增加冲淤效率呈现淤积少—淤积多—淤积少—冲刷的变化特点;当平均流量小于1 000 m3/s时,宁蒙河道发生淤积,随着流量的增大,宁蒙河道处于冲刷的状态;当进口站含沙量小于7 kg/m3时,宁蒙河段基本表现为冲刷状态,当含沙量大于7 kg/m3时,宁夏青铜峡至石嘴山河段汛期冲淤平衡临界来沙系数为0.003 4 kg·s/m~6,内蒙古巴彦高勒至头道拐河段汛期临界来沙系数为0.004 5 kg·s/m~6,内蒙河道河道汛期冲淤平衡临界来沙系数大于宁夏河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