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5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2 毫秒
1
1.
十二烷基磺基甜菜碱与其它类型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两性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基甜菜碱(SB12)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TX)、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混合溶液的表面张力及理论计算,探讨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为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十二烷基羧酸钠(sodium dichloroisocyanurate, SDC)与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羧酸盐(dodecyl alcohol polyoxyethylene ether carboxylate, C12E3C)在水溶液和盐溶液中的聚集行为,并分析其与钠离子、钙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从分子水平上解释两种表面活性剂的耐盐机理。结果表明在盐溶液中,钙离子与两种表面活性剂形成盐桥结构,降低了表面活性剂的静电作用,使得胶束结合更为紧密;钙离子进入表面活性剂的极性头,改变极性头周围的水化结构。通过分析极性头与离子之间的均力势,发现阳离子与C12E3C结合所需跨越的能垒高于SDC,在宏观上表现出醇醚羧酸类表面活性剂的耐盐性要高于烷基类羧酸盐。  相似文献   
3.
将介观动力学模拟方法应用在表面活性剂/黄原胶(XC)体系中, 对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氧丙基-β-羟基三甲基溴化铵(C12NBr)与XC相互作用的微观动力学及形成的聚集体构型进行了理论模拟研究, 并与具有相同亲水基团不同疏水结构的壬基苯氧丙基-β-羟基三甲基溴化铵(C9phNBr)与XC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两种表面活性剂和XC形成的聚集体构型均为具有螺旋特征的长棒状结构; C9phNBr在XC上的缔合比C12NBr更难, 需要更长的扩散时间. 此外, 还对两种表面活性剂在XC上缔合的动力学演变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并通过结合等温线的实验结果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考察了20~45℃温度范围内,两种不同分子量水解聚丙烯酰胺/油酸钠混合体系的流变性质.结果表明,混合体系的ηa和K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但在所研究的范围内,混合体系的lnηa~1/T关系不能很好地服从Andrade公式;混合体系的流型指数n值基本不随温度而变化,但随油酸钠浓度增大而增大.这表明油酸钠的存在使聚合物溶液的非牛顿性减弱.  相似文献   
5.
电导率法研究煤油/水乳状液的稳定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氯代吡啶和异十八醇聚氧乙烯 (15 )醚为乳化剂 ,制备了几种不同的煤油 水乳状液 ,探讨了同种表面活性剂在不同浓度下 ,煤油 水的比为 1∶1(V V)的乳状液中富油相 (上相 )和富水相 (下相 )的电导率变化规律 ,以及不同表面活性剂在相同浓度下 ,体系富油相和富水相的电导率变化规律 ;并且测定了不同表面活性剂复配后 ,体系富油相和富水相的电导率变化 ,从中找出了表面活性剂浓度、种类及复配类型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规律 ,以期对乳状液的稳定性的检测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油水界面上AOT聚集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分子动力学模拟(MD)方法研究了2-乙基己基琥珀酸酯磺酸钠(AOT)在异辛烷/水界面的聚集行为.结果发现:AOT作为界面改性剂可以在油水界面形成单分子层,并随着浓度的增加从不饱和到饱和、从无序到有序发展;由于存在静电相互作用,盐(NaCl)的加入可以改变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的排列.  相似文献   
7.
青岛市即墨北阡遗址距离现代海岸线仅数千米,2007,2009和2011年先后3次发掘该遗址,出土大量大汶口文化早期阶段的人骨资料,对其进行稳定C和N同位素分析可望复原先民的食物结构,揭示陆生和海洋资源对先民生活方式的影响.依据人骨中骨胶原δ13C和δ15N稳定同位素数值,通过三元混合模型推测先民的食物来源包括约44.1%的海生类(可能是海中的贝类和鱼类),34.1%的C4植物(可能是粟),21.8%的陆生动物,表明北阡先民主要采用渔业和农耕为主、狩猎或养殖为辅的生活方式.通过与同时期其他遗址先民的稳定同位素数值比较,在距今5000~6000年,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北方沿海和内陆地区先民的生活方式明显不同:长江流域主要为稻作农业和渔猎,黄河流域更多体现粟作农业和家畜养殖,而沿海地区根据地理特征更多依赖农耕和海洋渔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