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1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负载观测器在现代热带钢连轧机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热带钢连轧机的工艺特点,及对精轧机主传动的要求,综述近代精轧机组引入各种措施,实现微张力连续轧制特别是应用现代控制理论中的状态观测器技术,在按经典自控理论设计的“双闭环”控制系统的基础上,成功地把负载观测器当做实现不变性原理的手段,加上适当的网络作为外扰补偿器,组成带外扰补偿通道的复合控制系统,使精轧机主传动速度自动调节系统的抗扰能力得以改善;同时又不影响其稳定性,从而使精轧机实现恒定的的微张  相似文献   
2.
影响老年人精神生活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有身体状况、经济水平、文化风俗、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五个方面。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发现身体状况、经济水平、文化风俗、自我效能四个因素对于城市退休老年人精神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是显著的,而社会支持对其影响并不显著。并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老年人精神生活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采用三台CSH 1型次声接收器 ,在北京昌平县布置了一个次声测量三点阵 ,观测到 1998年 11月 17日狮子座流星雨产生的次声波P t曲线和波速波向图。用快速富立叶变换方法分析了P t曲线的波形 ,得到了次声的三维动态谱。频谱分析结果表明 :①各流星产生的次声波大都很短暂 ,持续时间为 1~ 5min ;②流星次声波的周期大都在 4 0~ 4 0 8s,少数在 1~ 4 80s;③在 1998年 11月 17日 19∶2 1— 2 0∶4 1期间流星次声波仍很密集 ,2 0∶4 1后才变得越来越稀疏 ,恰与肉眼观测结果相符 ;④流星次声波的振幅彼此相差很大 ,较弱的在 5~ 10Pa,中等的在 10~ 2 0Pa,较强的在 2 0~ 4 0Pa,最强的两个波在 11月 17日 19∶2 8和 2 0∶0 7前后分别达到 75Pa和 5 0Pa。  相似文献   
4.
在北京昌平安装次声三点阵 ,并测量到 1999年 1~ 3月 6次强地震的前兆次声波声压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及波速波向图 ,经过傅立叶变换得到其三维动态频谱。频谱分析结果表明 :①强地震前天左右常能测到振幅很强、方向可测的地震前兆次声波。其频谱特点是 ,振幅由弱渐强 ,周期先分散 ,后连成一片 ;②强地震前兆次声波三维动态频谱的最大振幅不仅与地震级别有关 ,而且与震源距离及深度都有关。初步解释了强震前兆次声波的产生机理和传播机制。研究指出 ,若两地的三点阵波向相交 ,可预测震中位置。地震前兆次声波的测量研究 ,有可能发展成为临震预报中一种较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强地震临震预报的前兆次声测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北京昌平安装次声三点阵,并测量到1999年1-3月6次强地震的前兆次声波声压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及波速波向图,经过傅立叶变换得到其三维动态频谱。频谱结果表明:(1)强地震前天左右常能测到振幅很强、方向可测的地震前兆次声波。其频谱特点是:振幅由弱渐强、周期先分散,后连成一片;(2)强地震前兆次声波三维动态频谱的最大振幅不仅与地震级别有关,而且与震源距离及深度都有关。初步解释了强震前兆次声波的产生机理和传播机制。研究指出,若两地的三点阵波向相交,可预测震中位置,地震前兆次声波的测量研究,有可能发展成为临震预报中的一种较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