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已成为全国空气污染的重灾区,目前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合作治理共识已基本形成。本文在对京津冀大气污染区域合作治理现状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以SO2、NO2、PM10、PM2.5四种污染物为指标,对京津冀目前大气质量状况以及15年来的大气质量变化趋势做了全面梳理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针对当前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提出了建议,以期为破解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困境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新形势下北京市科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在分析北京科普事业发展态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北京科普工作应贯彻"五化"同步推进协同发展的工作思路,并从统筹协调、资源共享、社会化科普工作机制、创新科普传播形式、拓展科普传播内容等方面提出加强科普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 辨识洛川区域发展的优势与限制因素,提出生态经济建设的内容和模式,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实地考察,结合相关资料分析,应用生态规划的方法,分析和评价洛川黄土塬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并进行了生态经济建设分区。结果 提出了区域生态经济建设中应遵循的5项基本原则,将洛川县划分为东北部土石丘陵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区、中部黄土塬果业经济区、县城及郊区综合生态经济区、交口镇石油化工污染防治生态区、南部破碎塬果、粮、经综合生态经济区等5个生态经济区,明确了各生态经济区发展的方向。结论 洛川县生态经济建设应按照区域分异特点,突出生态农业、生态城镇、生态产业等重点领域的建设,以促进区域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001-2015年北京地区15年间洪涝灾害研究领域的SCI论文为研究对象,以CiteSpace软件为工具,对北京地区洪涝灾害研究领域的研究机构、热点、研究前沿和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在洪涝灾害领域开展研究的机构主要为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及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区域洪涝灾害、气候与洪涝灾害、相关活动造成的洪涝灾害以及相关基础研究为洪涝灾害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洪涝灾害研究领域的研究前沿主要为黄河、气候变化、汶川地震和递减趋势等。  相似文献   
5.
试论生态旅游的美感效应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美学角度界定了生态旅游与生态旅游美感效应的概念,探讨了生态旅游美感效应的建设意义及原则,从自然景观、人景观、旅游产品3方面对生态旅游美感效应建设的内容进行了设计,提出了对美感效应建设的管理,从而为生态旅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美感效应建设。  相似文献   
6.
在融媒体时代,海量的信息、多元的数据给科技决策者带来了诸多信息使用障碍,严重影响了决策者的决策效率.构建信息生态平衡、研判精准、服务实践高效、响应速度快的科技决策服务生态,对提高科技决策者的决策能力和决策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融媒体时代科技决策用户需求特点和科技决策服务供给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科技决策服务生态构建的原则、包含的要素和思路框架,提出科技决策服务生态构建的实现途径,希望为科技决策服务机构在融媒体环境下转变思路、创新服务模式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归纳了情报学在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的应用类型和应用方法,总结了基于情报学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流程,并以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为例,探讨了情报学在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