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5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海湾大战一触即发之际,中央电视台八位记者冒险奔赴巴格达进行现场采访报道,完成了中国新闻史上一次壮举。他们述说的故事很快将在本社成书出版,下面的文章是从书中摘选的片断。康锐:小女孩最让人震动的,是她的眼睛,特别清亮……2月17日在巴格达。我和水均益去萨达姆儿童医院采访。说实在的,这次采访触目惊心。过去在电视上也看过,伊拉克人民深受制裁之苦,特别是妇女、儿童,受害最严重。我们中国大使馆给医院捐助了5000美元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永宁纳西族母系制与婚姻家庭研究综述胡阳全著云南永宁纳西族的母系制和婚姻家庭,是我国史学界争论的热点问题。1962年宋恩常先生首次在我国公开发表了《纳西族母系家庭》(《民族团结》1962年8月号)一文。提出到民主改革前,在云南永宁纳西族的社会里...  相似文献   
3.
秦淮河水质改善现场调水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究不同水闸调度方案对秦淮河水质改善的效果,进行了洪水期、丰水期调度、枯水期调度和降雨初期雨水污染调度等典型时段调水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调控闸泵可对秦淮河水质产生积极效果,上游来水、引水的质量和调度时段对于调度效果具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在Pt层上制备了沿111晶向外延生长的NiO薄膜,研究了其晶体微结构和变温电阻开关特性.微结构观测分析发现, NiO(111)薄膜与Pt层满足"立方-立方"晶格生长关系.在周期性外电场作用下,薄膜中氧空位的定向漂移和电极附近银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相互促进,使得在较低的翻转电压下即可在薄膜中形成周期性导通/截断的氧空位导电丝通道,从而使得Ag/NiO(111)/Pt存储单元在室温至80°C测试温度范围里的电流-电压曲线均呈现稳定的双极性电阻开关特性.运用Arrhenius作图法以及肖特基热激发隧穿公式拟合薄膜高阻态电流-温度曲线符合线性关系,表明薄膜高阻态漏电流符合肖特基热激发隧穿机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给出了平板层流边界层方程一种简便的数值解法。该法在将边界层方程化为初值问题时,采用了解析表达式f″(O)=a=[1/limF′(η)]~(3/2),有了a值便可进行数值计算,步骤简捷,且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6.
运用丰富的三维地震资料,通过断裂体系静态刻画和动态分析,对番禺4洼断裂发育的时空差异性及构造转型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受控于滨(环)太平洋、特提斯-喜马拉雅两大构造域的区域演化背景,番禺4洼新生代断裂体系发育时空差异性明显;拉张裂陷期(E2w—E2e)经历了由NE向断裂控洼到NWW、近EW向断裂控洼的转变,裂后拗陷期(E3z—N1z—N1h)断裂活动减弱、消亡,构造活化期(N1y—Q)表现为先期发育的NWW向、近EW向断裂复活和新的近EW向断裂的产生,且走滑特征明显;现今断裂体系特征体现了多期构造运动的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7.
电力系统中出现短路是不可避免的,短路的特征就是电流增大。为了解决电力系统出现的短路问题,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电力继电保护这项措施。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计算机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的作用,在微机继电保护中不断的在运用新的控制原理和新的技术。为了在微机继电保护领域得到更好的发展,相关方面的研究工作一直在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和数据通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作者从1965年开始,在湖北省采集的双星藻科植物5个属83个种。其中17种是湖北省的特有种,5种是我国的新记录,51种是湖北省的新记录。  相似文献   
9.
植物体雌雄同株,暗绿色,略被钙质,高15厘米。茎细弱至中等粗壮,直径300—450微米。节间略短或略长于小枝,具规则的三列式皮层,原生列与次生列相似。刺细胞单生,呈瘤状或乳头状,长40—90微米,近基部宽40—50微米。托叶双轮,上轮长270—380微米,披针形;下轮长120—150微米;数目均二倍于小枝。小枝8—10枚一轮,长  相似文献   
10.
选取武汉市残存林里常见的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林为研究对象,基于研究样地记录的15个样方中各物种的重要值,通过聚类分析中的组间连接法,对研究区域的残存樟树林进行了群落类型的划分;并运用Patrick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对不同群落类型及不同结构层次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残存樟树群落可划分为6个群丛,分别为:群丛1:樟-女贞-络石+阔鳞鳞毛蕨群丛;群丛2:樟-女贞+棕榈-中日金星蕨+黑足鳞毛蕨群丛;群丛3:樟-海桐+棕榈-井栏边草+天葵群丛;群丛4:樟+马尾松-海桐+白花龙-络石+阔鳞鳞毛蕨群丛;群丛5:樟-棕榈+冬青-阔鳞鳞毛蕨群丛;群丛6:樟-栓皮栎-蕨群丛.其中Patrick丰富度指数R最高的是群丛1,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Simpson多样性指数D均最高的是群丛4.研究区域内残存樟树群落,垂直结构上明显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三层.就各层的多样性指数而言,多数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而群丛4例外,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该研究可为武汉市残存樟树林植被的恢复提供基本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