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地铁屏蔽门样机的性能测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相关的研究成果、工程经验、文献及标准,确定了地铁屏蔽门性能测试的样机模型组成、测试项目及测试标准.测试项目包括活动门运动性能测试、系统测试、寿命试验、电磁兼容性能和绝缘试验.其中活动门运动性能测试包括动能、运动速度曲线、关门力、手动开门力、关/开门时间几方面,系统测试包括模拟信号控制门动作、系统功能、障碍物检测及重开门几方面.该测试方法对国产化地铁车站屏蔽门的检验和测试,特别是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能测试,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对喷管内流体的流动状况做了详细的理论分析,主要对喷管中管道截面积和几个状态参数之间关系进行分析,如管道截变化对流体流速、马赫数、压力、温度等参数的影响,得到喷管截面的变化规律不仅仅取决于流速的变化情况,而且还与其他状态参数有关,尤其是马赫数.最后通过模拟缩放喷管与理论进行对比分析,表明模拟是正确的,且管道内气体流场特性的数值模拟在实际工程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分形理论在处理无规离散数据方面具有独特优点,应用于混凝土抗压强度回弹测试数据这一无规离散数据的处理时,能够得到比常规回归法更加可靠的抗压强度数据.文中通过在二维平面坐标上建立回弹测点位置-回弹值曲线(RPV曲线),采用盒维数计算法编制计算程序,得出RPV曲线的分形维数,并用来推算混凝土抗压强度.结果表明,RPV曲线分形维数与混凝土抗压强度间具有线性关系,且该法推算混凝土抗压强度可在不测试碳化深度的情况下进行,适应于大体积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测,为简化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测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通过揭示信访、信访问题、信访治理、问题信访等信访主题词的内涵及其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澄清信访理论研究中存在的认识误区,并勾勒出信访制度变迁的两条轨迹:一条是信访用来解决信访问题,达到信访的治理;一条是信访逐渐“问题化”,异化为问题信访,成为治理的对象。  相似文献   
5.
周潇雨  胡小芳 《科技资讯》2009,(28):188-189,191
以多个星级酒店为研究对象,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知识,结合酒店安全现状和管理方法,从建筑结构,火灾,内部设备。安全管理等方面对危险源进行辨识,为消除安全隐患.保障酒店正常经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种关于水泥混合材掺量、熟料质量及水泥强度之间的动态非线性关系模型,用于实时计算一定质量的熟料和预期水泥强度时的混合材掺量,或用于预报水泥后期强度。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新的高压釜不锈钢衬里的胀合方法.该方法试将衬里的胀合处理与水压试验结合在一起完成,使衬里产生塑性流动,达到全部或部分消除衬里与壳体之间的初始间隙的目的.通过试验测量其壳体应力、层间间隙、衬里环向应变采评价复合效果,结果表明:尽管层间的初始间隙分布不均匀,有的部位高达14~16mm,但经液压胀合后残余间隙仅在0.6~0.9mm之间;在内压大于3.1MPa时衬里与壳体变形基本一致,壳体应力与内压力的线性相关系数达0.99.  相似文献   
8.
基于非稳态热传导温度场建立钻削温度的有限元模型,动态模拟钻削区平均温度,得出切屑和工件的温度场分布.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了切削速度、进给量和钻头直径等对钻削温度的影响,利用K型热电偶测量工件材料钻削区的平均温度.有限元模拟的温度数值与实测数值吻合,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采用正交试验对不锈钢1Crl8Ni9Ti在导...  相似文献   
9.
微博作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经,为高校辅导员工作开辟了新的空间.辅导员可以利用微博更加有效地拓展自身工作,促进与学生思想和心灵的交流,实现辅导员对学生教育在更大层面的拓展和互动.同时,辅导员在推进微博建设过程中,不断促进了个人成长,增强了责任意识,实现了对网络学生群体的凝聚,有效构建了自身的事业平台.  相似文献   
10.
文中研究了两相流在一种新型并联微通道器内制备单分散性乳液的影响因素.分别以不同物性的油(纯油、质量分数为0.3%的span83、质量分数为0.4%的span83)作为连续相、水作为分散相在微通道内乳化,研究和讨论了流速比、表面张力、毛细管数(Ca)对乳液多分散性和液滴浓度的影响.数值模拟和实验结果表明:16个Y型树枝状并联微通道器不仅可以提供完美的流量分布,而且能够制备优质的单分散性乳液(多分散度Pw≤5.8%),并且其能量消耗率低于35 J/kg;毛细管数对微通道乳化工程有着显著的影响,当Ca≤0.01时,生成的乳液具有更好的单分散性;随着两相流表面张力的升高,乳液单分散性越来越好,但乳液液滴浓度会相应地减小.当表面张力为27.6 m N/m时,水-纯油乳液的Pw为3.0%~5.8%,而水-0.3%span83乳液体系的多分散性值仅为其值的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