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九—一年十月,辛亥革命武装起义的炮声,振奋着沉吟在腐朽、反动的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人民,也极大地鼓舞了远在德国留学的蔡元培。他决心提前归国来参加新生的共和国的建设。一九一二年一月九日,蔡元培新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教育总长。  相似文献   
2.
蔡元培(1868—1940)在国外学习与考察,先后累计十一年之久,是近代中国知识界学习西方较有成就的人。他回国后大力提倡科学与民主,致力于我国现代化事业,是承上启下的一代学人和导师。他在民国首任教育总长任内,锐意改革,为在我国废止封建专制主义教育、建立近代教育体制打下了基础。他在五四前后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提倡学术研究自由,推行民主管理,使北大成为名震中外的高等学府,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他筚路蓝缕,创建中央研究院,是我国近代科学事业的奠基者之一。  相似文献   
3.
吴越国(公元893——978)以两浙弹丸之地,立国于五代十国的纷乱时期,历八十余年而不衰,并把杭州建设成被人誉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繁华之京都。正如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说的:“钱塘自五代时,……不烦干戈,今其民幸福安乐。又其俗习工巧,邑屋华丽,盖十余万家。环以湖山,左右映带,而闽商海贾,风帆浪泊,出入于江涛浩渺、烟云杳霭之间,可谓盛矣”(《有美堂记》)。吴越时的繁荣,为后来杭州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它的历史是发人深思的。  相似文献   
4.
生活教育这一概念,不仅19世纪末美国进步教育运动代表人物杜威(John Dewey,1859—1952)已明确提出过,类似的思想还可从西欧18世纪的教育家裴斯泰洛齐(J.H.Pastalozzi,1746—1827)与欧文(R.Owen1771—1858)的著作中找到,甚至还可推及更早的教育家、思想家那里,寻找认识论上的渊源。然而,作为完整的、独立的教育学说,尤其是在世界观上把它建立在全新的思想基础——辩证唯物论之上,并且有计划地付诸实践,开展生活教育运动,则是陶行知(1891—1946)在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的中华大地上创立与形成的。  相似文献   
5.
会党是辛亥革命的四大支柱(会党、新军、学界与华侨)之一,浙江又是当时全国会党最集中的四大地区(浙江、两广、两湖与川贵)之一。浙江的会党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光复会的直接同盟军。探讨辛亥革命时期浙江会党的一些问题,对研究全国会党、研究辛亥革命在浙江的历史,都是有一定意义的。本文拟对当时浙江的会党作概略的剖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