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下竹子热水预抽提过程中主要糖类组分的溶出率,总糖和戊糖占抽提液中固形物的比例,以及糠醛、羟甲基糠醛的生成随H因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为了获取最大量的糖、减少糠醛(F)和羟甲基糠醛(HMF)的生成量,lgH应控制在3.2~3.4的范围内;在获得相同最大量糖的前提下,热水预抽提的最高温度不应超过160℃;当lgH低于3.2~3.4的范围时,糖的溶出率较低;高于此范围,部分糖降解生成F和HMF,总糖占抽提液固形物的比例和糖组分溶出率下降;在总糖溶出率达到最大值时,相同H因子作用下,温度超过160℃会导致糖降解生成的F和HMF增多.关键词:竹子半纤维素;热水预抽提;H因子;糖溶出率;糠醛;羟甲基糠醛  相似文献   
2.
工业建筑由于其工艺要求的特殊性,许多结构位于地下,最深可达二三十米。而地下工程的防水质量历来是施工人员头痛的问题。地下结构防水工程质量问题导致渗漏主要表现为:后浇带、施工缝、变形缝、穿墙(穿地)管、穿墙螺栓渗漏、结构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渗水等。工业建筑地下结构防水的施工质量对提高建筑物使用功能、改善工作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地下防水工程的质量控制进行研究探讨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下竹子热水预抽提过程中主要的糖类组分溶出率、总糖和戊糖占抽提液中固形物的比例及糠醛(F)、羟甲基糠醛(HMF)的生成随H因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为了获取最大量的糖、减少F和HMF的生成量,H因子的对数值应控制在3.2—3.4的范围内;同时发现,在获得相同最大量糖的前提下,热水预抽提的最高温度不应超过160℃。当H因子的对数值低于此范围,糖的溶出率较低;超过此范围,部分糖降解生成F和HMF,总糖占抽提液固形物的比例和糖组分溶出率下降;与此同时,在总糖溶出率达到最大值时,相同H因子作用下,温度超过160℃导致糖降解生成的F和HMF增多。  相似文献   
4.
焦炉砌筑技术及施工工艺比较复杂,质量指标和设计要求较高.重点介绍了烟道/蓄热室,炭化室/及炉顶砌筑工艺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采用阳离子细乳液聚合,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为原料、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为催化剂、乙烯基二甲基乙氧基硅烷(EDEV)为封端剂制备分子链端含双键的聚硅氧烷中间体,以进一步合成疏水性能更好的硅丙乳液.考察了聚合温度、DBSA用量、封端剂种类、EDEV用量及EDEV加入时间对D4单体转化率、产品粒径及其多分散指数(PDI)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温度85℃、DBSA用量6%、EDEV用量1.0%、聚合反应开始后3h加入EDEV可得到粒径为95.3 nm、PDI为0.123的稳定有机硅细乳液聚合产品,单体转化率达92.1%;.T-IR分析表明封端剂有效地参与了细乳液聚合反应;TEM测试表明聚合物粒子为纳米结构.文中还建立了主要工艺参数对D4阳离子细乳液聚合制备官能化聚硅氧烷的转化率影响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