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获取高效价的红细胞生成素(EP)单抗,以建立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hEPO)测定方法。用基因重组hEPO与小鼠血清白蛋白经N-羟基琥珀酰亚胺基-3(2-吡啶基二硫)丙酸酯胞;用间接ELISA和免疫印迹技术将hEPOMcAb与白色念珠菌胞质抗原的McAb,嗜肺性军团病杆菌McAb,HCV核心肽McAb,人μ链McAb,IFN-γMcAb的间接ELISA同时进行特异性鉴定。经融合后检测获取一株分泌hE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引物延伸合成人红细胞生成素信号肽序列;信号肽序列和人可溶性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human soluble B Lymphocyte Stimulator,hsBLyS)基因重叠延伸拼接成融合基因;融合基因插入pcDNA3、pcDNA3.1、pEFneo质粒;信号肽引物设计时,突变同义密码,最终重组质粒成为分泌表达质粒;磷酸钙共沉淀将表达质粒和标志质粒pSV-dhfr,共转染CHO-dhfr^-细胞;选择培养液筛选,氨甲喋呤扩增表达,获稳定表达rhsBLyS细胞株;ELISA检测浓缩表达上清,结果表明:rhsBLyS表达量由0.13μg/mL上升至0.55μg/mL。  相似文献   
3.
胡云龙  陈艳丽 《科技信息》2010,(20):I0360-I0360,I0364
渐开线圆柱齿轮包括常见的圆柱直齿轮和圆柱斜齿轮,本文通过研究在UGNX6中对渐开线齿轮进行统一参数化数学建模方法,实现渐开线齿轮的参数化设计过程,提高了齿轮设计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基于固定化载体的生物反应器技术是动物细胞固定化培养的主要手段。综述了近年来微载体,微囊化,无载体细胞自絮凝以及膜等固定化技术在动物细胞固定化培养中的应用及其进展。同时对动物细胞固定化培养中的场效应、多腔室和多细胞混合培养体系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胶原蛋白膜改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通过化学改性剂与热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制备新型仿生膜的技术。通过对3种不同膜改性过程的分析,认为经戊二醛改性剂与热处理后所得的胶原膜具有耐热性强、机械强度高、通透性及生物相容性好的优点.适用于动物细胞培养中的载体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高职高专的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整合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高职高专机械数字化设计,以任务驱动整合模式、“教学实践合一”整合模式为例,对高职高专教育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整合方法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7.
红细胞生成素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初步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获取高效价的红细胞生成素(EPO)单抗,以建立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hEPO)测定方法。用基因重组的hEPO与小鼠血清白蛋白经N-羟基琥珀酰亚胺基-3(2-吡啶基二硫)丙酸酯(SPDP)交联后,常规免疫BALB/c小鼠,并用细胞融合技术制备分泌hEPOMcAb杂交瘤细胞;用间接ELISA和免疫印迹技术将hEPOMcAb与白色念珠菌胞质抗原的McAb、嗜肺性军团病杆菌McAb、HCV核心肽McAb、人μ链McAb、IFN-γMcAb的间接ELISA同时进行特异性鉴定。经融合后检测,获取一株分泌hEPOMcAb的杂交瘤细胞系。初步鉴定,hEPOMcAb针对hEPO间接ELISA效价为10-7(对照腹水为10-3);免疫印迹结果显示:此McAb与基因重组的hEPO在分子量3000~4000之间有一条显色带,而其它几种McAb均为阴性结果。小分子物质经与同种动物(免疫用动物)血清白蛋白交联后用作免疫抗原,可提高小分子物质的免疫原性,容易获取高效价的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8.
胡云龙  陈艳丽 《科技信息》2010,(20):I0357-I0358
通过建立发动机曲轴的三维实体模型,利用UG的加工仿真模块,车铣复合加工的方法对曲轴连杆处的加工进行数控仿真,并进行后处理生成数控代码.  相似文献   
9.
介绍红外遥控器在单片机系统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利用彩电遥控器来扩展单片机键盘系统的方法,介绍并给出了详细的红外遥控发射和接收电路及其与单片机的接口技术。该实现方法接口简单,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10.
"数字信号处理"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具有理论性强、难学、枯燥等公认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在授课内容上注重更新和应用性,在方法上提高趣味性、参与性和主动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