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湖北农村居民按其居住区域的地形可分为平原区、丘陵区、岗地区、山地区四组,利用ELES模型,分别对其消费结构进行实证研究,可以描述出各地形区农村居民在消费结构上的差异。为优化湖北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满足各地形区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积极推进湖北农村消费市场健康地发展,应制定不同的农村经济政策,以促进不同地区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二元结构转换的需要,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重要意义,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成功的保障。湖北省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推手,着力推进全省新农村建设进程。但由于思想观念障碍、户籍改革的滞后以及规划本身的科学性等一系列问题,城乡发展仍然很不均衡,客观上存在"城市偏向",并据此提出了促进湖北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采用1985-2007年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相关数据,利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VAR模型与方差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与贫困状态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农村贫困与人力资本投资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从长期来看,要从根本上改善农村贫困状态,必须不断增加人力资本投资;而从短期来看,农村贫困却是制约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善农村贫困状态,必须多方面着手,保证农民长期持续增收。  相似文献   
4.
采用案例分析方法,选取国内一家大型的农产品经销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研究了该公司为缓解农产品“卖难买贵”问题而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藏、销售等各环节施行的一些创新作法与经验.研究表明,构建“产地建生产基地、销区建物流保鲜库、终端建连锁直营店”等的“全农产业链”渠道整合模式,可以有效地减少中间流通环节,极大地降低流通成本,是实现农户“小生产”与居民消费“大市场”有效对接,实现农户、消费者与农产品经销企业“三方共赢”格局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5.
结合湖北实际,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空心村"现象进行了深层次剖析。研究表明:思想观念落后导致节约用地意识不强,城乡建设规划一体化进程缓慢,农村土地产权流转机制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及监管不力,城乡二元分割制度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快速向城镇转移等都是造成湖北农村"空心村"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农民加强宣传教育;逐步出台和完善治理农村"空心村"的法律、法规,规范宅基地的使用标准;不断加快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自由流转,完善宅基地的退出机制;因地制宜地选择改造模式,以点带面,逐步推进,以缓解湖北农村的"空心村"现象,提高土地的复耕率,推进湖北农村低碳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