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详细介绍了手性膦配体催化剂在不对称羰基化、芳基化、烷基化、硅氢化中的催化反应,并提出了研究手性膦配体催化剂的方向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缬氨酸/水杨醛合成Schiff碱,进一步合成镍配合物,并对其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 i(Ⅱ)配合物中,配位数为6,成双聚体结构;相对荧光强度在486 nm达到最大,发出蓝绿光;因为金属离子的微扰,将引起配位体吸收波长和强度的变化;变化与成键性质有关,与配位键结合,紫外吸收变化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3.
在外环流气提式气液反应器内,分别以空气和质量分数5%羧甲基纤维素(CMC)水溶液为气相和液相,对液相局部动力学进行了系统研究。应用电极示踪测试技术(ETM)测定了下降段液体速度;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 6.0对上升段的液体湍动能和湍动能耗散率进行了模拟计算。模拟结果表明:气体分布器对液体湍动能和湍动能耗散率有较大影响,液体湍动能和湍动能耗散率随表观气速的增大均增大,且液体湍动能呈现出较对称的波动模式。在低气速下,局部液体速率的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4.
聚苯胺因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环境稳定性,使其成为导电高分子聚合物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首次以半导体纳米二氧化钛光激发制备了纳米聚苯胺复合材料。合成实验依托自主设计的循环式环隙气液固三相流化床反应器,在紫外光灯照射下,苯胺初始浓度范围为2~24gL-1,引发聚合反应,通过在线控制溶液pH值、电导率、吸光度研究了聚合反应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优化的实验条件为:TiO2添加浓度为0.125gL-1,pH值为6,且聚苯胺具有较好的氧化还原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活性炭负载二氧化钛为光催化剂,在紫外灯照射下对分散染料溶液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研究。通过改变光催化剂用量、溶液pH、溶液的初始浓度,探讨了光催化降解两种分散染料的规律,进一步运用Langmuir—Hinshelwood力学方程对两种染料降解动力学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散深蓝溶液浓度在2.5mg/L,分散翠蓝溶...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标题化合物N-邻苯二甲酰-L-苯丙氨酸(C17H13NO4),并通过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晶体数据表明,该化合物单晶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21,晶胞参数为a=9.516(3)(A),b=5.8314(16)(A),c=13.008(4)(A),α=90.00°,β=92.710(5)°,γ=90.00°,Z=2.标题化合物中邻苯二甲酰亚胺部分和苯环之间的二面角为136.1°,分子间存在弱的O-H…O和C-H…O氢键作用,使得单晶结构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7.
本文详细介绍了手性膦配体催化剂对不饱和C=C键、C=N键、C=O键的不对称氢化的催化反应,并提出了研究手性膦配体催化剂的方向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