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有限单元法建立了一系列典型高层框架结构及地下车站的二维平面应变模型,研究了不同地震波输入、结构间距、土层刚度、土层阻尼比及地上结构基础埋深、楼层数、刚度等工况下地上结构对地下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地震波频谱成分的影响很大;随着结构间距增加,相互作用迅速减小;随着土层阻尼比减小、基础埋深增加、楼层数增加,相互作用增大;地上结构上部刚度对相互作用程度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建筑群结构-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一系列土-结构系统的三维模型,研究了地震动激励方向及频谱成分、土层剪切波速及阻尼比、基础形式及埋深、上部结构楼层数等对结构-土-结构相互作用(SSSI)规律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垂直于结构物排列方向的地震动激励下,SSSI效应几乎为零;SSSI效应的大小与地震波频谱成分密切相关;剪切波速小、阻尼小、基础埋深浅,则SSSI效应明显;两边结构与目标结构的楼层数相同时,SSSI效应最明显.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对政府投资行为的引导作用,讨论了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传统常用的直板楼梯极大提高了楼梯间的抗侧刚度,吸引了较大的地震作用,而设计师又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导致了汶川地震中大量的楼梯破坏,阻碍了人员的逃生。本文通过ANSYS数值模拟,对比了纯框架结构、带直板楼梯或带折板楼梯框架结构的振动特性,建议框架的楼梯设计尽量采用折板楼梯,并且使平台板与框架柱不连接或弱连接,这样可以削弱楼梯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斜撑”效应,减弱楼梯参与整体结构受力的性能,减轻地震作用在框架间分配不均的现象,进而减小楼梯构件内力及其设计难度,并且使楼梯间的框架柱不再会形成短柱,同时降低位移限值的保守度,减少浪费。通过大量的数据寻找出应力的变化规律,给出了折板楼梯设计时需要的一些尺寸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5.
王淮峰  陈希  翟永梅 《科技信息》2009,(28):I0010-I0011
介绍如何对电算的结果数据(结构的周期、振型、位移、周期比、位移比、轴压比、单位面积重力荷载、平衡条件、对称性、渐变性、层刚度比、抗剪承载力比、有效质量系数、剪重比、刚重比、构件配筋)进行检查分析,确保输入数据的准确性,并进行一定的调整,使输出结果其满足规范要求,安全、经济、合理,可以在工程设计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的研究概况,论述了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发展高性能混凝土)以及其所存在的问题(骨料质量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