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形态观察、巢式PCR和SSR分析,研究了不同浓度硫酸二甲酯(DMS)处理对毛泡桐丛枝病幼苗植原体及泡桐DNA的SSR扩增位点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15 mg/L的硫酸二甲酯处理5 h或质量浓度大于25 mg/L的硫酸二甲酯处理3 h以上仍成活的幼苗其形态上可转变为健康幼苗,但15 mg/L硫酸二甲酯处理5 h时形态健康的幼苗仍有丛枝病植原体的存在,而其余浓度处理后存活的幼苗内则检测不到植原体;质量浓度大于150 mg/L的硫酸二甲酯处理3 h以上的幼苗全部死亡。此外,毛泡桐丛枝病幼苗、健康幼苗和DMS处理后形态健康幼苗DNA的SSR扩增位点相同。  相似文献   
2.
泡桐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过氧化物酶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毛泡桐、兰考泡桐和白花泡桐的叶片为外植体进行体细胞胚胎发生的诱导,探讨体胚发生过程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兰考泡桐、白花泡桐和毛泡桐叶片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均有4种过氧化物同工酶稳定出现在体胚发生的不同时期,反映出在泡桐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对这些酶的需求是稳定的.这些稳定出现的酶可能是维持细胞代谢的一些基因表达的产物.而其它种类的同工酶在体细胞胚发生的不同阶段出现或消失,有可能作为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标志酶.  相似文献   
3.
选取屋顶绿化中9种常见的庭院观赏阔叶植物为试验材料,对其叶片微观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利用隶属函数法对这9种阔叶植物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并对10项叶片解剖结构指标与抗旱性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9种阔叶植物抗旱性顺序由强到弱依次为迎春、花椒、连翘、红刺玫、红叶李、蜡梅、紫藤、南天竹、月季; 10项叶片解剖结构指标中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叶片厚度与抗旱性的关联度最高。综合分析表明,不同植物叶片解剖结构差异显著,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叶片厚度可作为筛选屋顶绿化抗旱植物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4.
二乔刺槐组织培养及其体外植株再生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乔刺槐叶片为试验材料,进行组织培养及其体外植株再生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二乔刺槐幼嫩叶片进行组织培养的适宜基本培养基为WPM,芽诱导最适培养基为WPM+IBA0.25mg.L-1+BA5mg.L-1+GA30.05mg.L-1,根诱导最适培养基为WPM+IBA0.3mg.L-1.该结果为二乔刺槐的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操作及其新品种的快速繁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泡桐是我国重要的速生用材和绿化树种,分布于我国25个省(市)、自治区,全国现栽植泡桐10亿余株。泡桐树能与农作物形成理想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泡桐材用途广泛,其制作的家俱、乐器等产品可出口创汇,在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泡桐遗传背景窄、种质资源匮乏,现有的泡桐品种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的需求,因此,开展四倍体泡桐创制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6.
泡桐丛枝病发生与叶片酚和氨基酸变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不同种泡桐叶片内总酚和氨基酸含量变化的研究 ,发现健康植株叶片的酚含量皆比感病植株叶片内的高 ,其变化水平随植物种类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 ;在所分析的台湾泡桐和楸叶泡桐氨基酸中 ,只有胱氨酸和苯丙氨酸表现出随叶片感病程度的加深 ,呈现出的变化趋势相同 ,即胱氨酸的含量随叶片感病程度的加深逐渐增多 ,而苯丙氨酸的含量则逐渐减少。这些变化可能与泡桐丛枝病的发生有某种联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