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阅读作品,实际上是一种"召唤结构",不同读者会对同一部作品有不同的感受。从美学角度说,每一部作品都有许多不确定点,它形成的"召唤结构"因读者在经历、文化修养与性格气质上的差异而形成认识上的区别。艾米的《山楂树之恋》和赫塔.米勒的《狐狸那时便是猎手》《心兽》《今天并未遇见我》三部曲就是论证和分析此理论的经典范例。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位有特色的诗人,何其芳对陈敬容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陈敬容中期的诗歌走出了早年孤独寂寞的个人情绪,诗的情绪高涨,明朗乐观,并运用现代派手法更多地抒写社会现实.同时,她在与何其芳的这种师承中又有所超越,并逐渐走向成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写出了一批刚柔相济、知性与感性融合的精美佳作.  相似文献   
3.
我们站在新世纪文艺思潮的台阶上,对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形象高加林进行重新审视。对高加林在人生岔路口的抉择进行再分析,认为高加林身上蕴涵了“恶”,有着其产生的内驱力,在客观上它是一种历史的杠杆,他的抉择是种充满悲壮情调的英明之举。高加林现象本质上对社会起到了暴露、破坏和推动改革的进步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