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实验证明,在低品位二次能源的利用中,利用过冷沸腾原理浓缩磷酸,可以使磷酸浓缩的蒸发负荷达到0.9kg/(m2·K·h),传热系数达引进专用浓缩装置的75%,而加热面的最高温度不超过70℃。这一现象将对湿法磷酸浓缩技术的工艺、设备、材质和操作运行管理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底部直径为120mm的锥形流化床中,以过热蒸汽为流化介质,研究了流化氨化造粒制备粒状磷酸一铵的成粒条件。实验考察了喷淋密度、床层温度及流化气速等因素对成粒过程的影响,分析了磷酸一铵颗粒层式生长与团聚生长的机理,并给出了两种生长成粒的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3.
硝酸钙溶液自然循环低温预浓缩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我国磷矿品位下降给硝酸磷肥的生产带来的困难,磷矿酸解液的结晶除钙面临巨大的挑战,采用低温热源实现酸解液的预浓缩是冷冻法结晶除钙应对磷矿品位不断下降并实现低位热能利用的有效举措。将自然循环系统应用于硝酸钙溶液的预浓缩,采用低温余热作为热源,维持进料在20℃~25℃之间蒸发浓缩,浓度在45%~55%之间变化,蒸发管内传热Nusselt数仍然可以保持在28.4~36.7,易于实现低温浓缩操作的连续化,适用于低温热源的利用,具有较大的工业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萃余酸净化利用的方法及其研究进展。近期研究得出的结论有:萃余酸是今后一段时间湿法磷酸净化不可避免的副产物,利用萃余酸生产DAP是目前主要的处理方式,但其存在原酸消耗量大和生产过程易结垢等不足;沉淀法净化萃余酸中的金属杂质离子,是萃余酸净化利用的主要方向,指出沉淀剂的选择、开发和沉淀条件的选择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微波-超声波协同辅助夏枯草中熊果酸的提取,对乙醇浓度、液固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熊果酸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乙醇的体积分数为95%、液固比为12∶1、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240 s,此条件下的提取率为98.84%。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将化学沉淀法和液膜法相结合用于高浓度工业氨氮废水的处理。在对沉淀法工艺进行优化的条件下,使氨氮去除率达到98.1%,然后联用液膜法进一步处理使其氨氮浓度降低到0.005g/L,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15mg.L-1)。该技术具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针对磷铵生产过程高含湿尾气排放量大和磷酸氨化反应热随压力变化小的特点,基于现有生产装置排放尾气质、热分析与传质传热推动力特征,文章首次提出尾气循环流化氨化制备粒状磷铵新工艺。通过合理的工艺安排,使尾气循环-流化氨化-干燥结晶过程耦合,以单个流化床替代了原有工艺所需的多个装置,缩短工艺流程的同时兼收资源和环境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采用自行设计的实验方法,对酸性树脂催化合成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进行工艺优化,应用正交设计实验,研究了酯化的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及温度对收率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的收率可达80.91%。  相似文献   
9.
针对低雷诺数的气液交叉流气体净化过程,提出有效避免二次雾沫夹带的液柱流体力学条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液柱表面随着离开孔口的距离而变化,采用公式Lb/d=2.84We0.694能有效预测液柱的断裂行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