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 《艺苑卮言》的作家评论,内容精深博大,淹贯古今,显示了作者广阔的审美视野和很高的审美水平。正如屠隆所说:“元美作《艺苑卮言》,鞭挞千古,掊击当代,笔挟风霜,舌掉电光,天下士大夫读其文章,想其风采。”《艺苑卮言》对《诗经》、《楚辞》、诸子百家、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诗歌、汉、唐散文、唐诗以及宋、金、元、明各代的诗歌散文作家,进行了品评,其范围之广泛,内容之丰富,立论之大胆,见解之深刻,实为明代诗文理论著作所罕见。  相似文献   
2.
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认同并强调了这样一个命题:“诗能穷人”。这一命题的具体涵义究竟是什么,它是在怎样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政治文化背景下被重新提出的,剖析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深入了解明代复古主义思潮的本质,认识明代以至整个封建时代的文学面貌,都是会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一部独特的论诗之作,二十四首小诗,如一串晶莹圆润的珍珠,教人流连难舍,这就是唐末诗人司空图的《诗品》。司空图早年信奉儒术,锐于用世,颇有经国济时之心。但是事与愿违,在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宦海风波之后,眼见社会混乱,国势日蹙,黄巢起义虽被镇压下去,军政大权却堕入宦官之手。“身病时亦危,逢秋多恸哭,风波  相似文献   
4.
张炎与浙西词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宋杭州著名词人张炎,是清代初年浙西词派尊奉的宗师之一,浙派的奠基者和主要代表朱彝尊自己讲得很清楚:“不师秦七,不师黄九,倚新声、玉田差近。”(《解珮令》自题词集)又说:“吾最爱姜、史、君亦厌辛、刘。”(《水调歌头》送钮玉樵宰项城)姜是姜夔,史指史达祖。姜夔是南宋婉约派词人最杰出的代表,也是张炎极力推崇的前辈词人,他们的身世、思想及创作风格都极其相似。张炎不仅称赞“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白石词“不惟清空,又且骚雅,读之使人神观飞越,”而且在创作实践上也刻意摹仿姜夔的作品。凌廷堪《词诘》卷三说:“白石老仙去后,只有玉田与之并立。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史上,严羽的《沧浪诗话》产生过十分广泛的影响,但是也引起了极为分歧的评价。攻之者指责它“瞽说以欺诳天下后生”,“不通之甚”;赞之者却称它为“无上之妙法”,“论诗者无以易此”。异说纷纷,眩人耳目。 《沧浪诗话·诗辨》说:“诗有别材,非关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  相似文献   
6.
在《二十四诗品》中,司空图对艺术与客观世界的关系,形似与神似,色彩的浓淡,典型化的方法等一系列有关诗歌美学的重要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不少精辟的意见。这些意见新颖独到,深刻凝炼,是诗人艺术实践的经验总结,闪现着艺术辩证法的光彩,至今尚足以启人深思  相似文献   
7.
论朱彝尊的诗歌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彝尊是清代初年重要作家之一,诗、词、散文的创作都有很高成就。朱庭珍《筱园诗话》指出:“竹坨诗、古文皆成一家,兼精填词。诗尤雄视一代,品在渔洋(王士祯)、荔裳(宋琬)、愚山(施闰章)之上。”赵翼《瓯北诗话》也说:“竹坨负海内重名,至今犹朱、王并称,莫敢轩轾。”在康熙年间,他的地位与当时主盟诗坛的王士祯仿佛,有“南朱北王”之称。又有人以“朱、王”合顺冶中的施闰章和宋琬,以及行辈稍后的查慎行和赵执信,号为“清初六大家”。不过长期以来,朱彝尊的诗名似乎被词名所掩盖,对他诗歌创作的成就与影响,还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和评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