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陈独秀李大钊等对“一大”不重视;广东只派了陈公博一位代表参加“一大”;包惠僧是陈独秀派到上海向临时中央和“一大”组织者汇报情况的联络员,这种特殊身份使其不是代表而得以接近大会组织者并参加大会。“一大”闭幕于8月31日不符合马林对大会安全的要求;天气情况证明不可能闭幕于8月1日;8月5日在上海开过中央局成员会,这是8月5日闭幕说的由来;“一大”最可能闭幕于8月3日。“一大”的伟大历史意义是客观存在的,但有相对性的一面,革命和建设取得成绩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当时人们对“一大”意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将中共"一大"开幕日作为中国共产党诞生日缺少历史证据。1920年8月在上海成立的中国共产党中心组指导和影响各地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并通过发布党纲、派人和书信指导等形式领导和影响这些地方党组织;1920年共产国际实际已对中国共产党起指导作用,"一大"前已有了中国共产党全国组织,"一大"不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大会。有些研究者对中共成立于1920年观点的批驳缺乏根据,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0年。  相似文献   
3.
在国际经济比较中中国GDP用汇率法折算显然低估,若用购买力平价法折算中国GDP总量:2000年中国已经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超过美国经济总量的一半,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1%;2005年中国GDP达到美国的3/4,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4.1%。购买力平价法本身也有缺陷,中国应该正确看待购买力平价法折算的结果。中国经济总量合理范围应该是汇率法和购买力平价法折算结果之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