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讨论了配电变电所和开闭所的自动化的功能;论述了集中式远程终端单元、功能分布式远程终端单元、结构分布式远程终端单元和采用智能电能表的简化远程终端单元等4种远程终端单元的组成和特点;提出的保护、监控、计量相互独立模式,保护和监控结合、计量独立模式,保护独立、监控和计量结合模式等配电变电所和开闭所自动化的3种模式,最后分别指出各种自动化方案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配电变电所和开闭所的自动化的功能;论述了集中式远程终端单元、功能分布式远程终端单元、结构分布式远程终端单元和采用智能电能表的简化远程终端单元等4种远程终端单元的组成和特点;提出的保护、监控、计量相互独立模式,保护和监控结合、计量独立模式,保护独立、监控和计量结合模式等配电变电所和开闭所自动化的3种模式,最后分别指出各种自动化方案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简单论述了基于重合器和分段器配合的馈线自动化系统和基于FTU的馈线自动化系统,对比了这两种馈线自动化方式的优缺点,介绍了国外馈线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和现状,建议我国的馈线自动化应当逐步发展,基于重合器和分段器配合的馈线自动化系统和基于FTU的馈线自动化系统应相互结合,由基于重合器和分段器配合的馈线自动自动化逐步向基于FTU的馈线自动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馈线自动化的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简单论述了基于重合器和分段器配合的馈线自动化系统和基于FTU的馈线自动化系统,对比了这两种馈线自动化方式的优缺点,介绍了国外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和现状,建议:我国的馈线自动化应当逐步发展,基于重合器和分段器配合的馈线自动化系统和基于FTU的馈线自动化系统应相互结合,由基于重合器和分段器配合馈线自动自动化逐步向基于FTU的馈线自动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有约束线性最小二乘估计算法,基于变电站内的量测数据以及变压器的参数来估计系统母线电压和系统阻抗参数。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并采用随机变量反映实际当中的量测误差。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是可行的,并可以确保精度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6.
重合器与分段器配合的馈线自动化改进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重合器和电压—时间型分段器配合的馈线自动化的基本原理,指出了该方式的不足。将重合器设置为具有3次重合功能,并对分段器设置失压后延时分闸功能,使暂时故障处理时间由原来的52s缩短到现在的26.5s。通过加装支线重合器的方式,实现了支线发生故障时不致影响主干线回路供电。文中结合实例详细地论述了改进方案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7.
与传统的模拟控制相比,提出了一种基于Buck DC-DC变换器的电流滞环数字控制方法,通过数控芯片计算、处理采样得到的瞬时电压、电流值,将电感电流稳定在一定的滞环范围内,达到稳定输出电压的效果.分析了负载突变时电路的动态响应,给出了主电路器件参数的选择和设计方法,并制作了一台以FPGA芯片为控制核心的智能数控开关电源,验证了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多路输出正激变换器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应用广泛,但是存在交叉调整率问题,为了从根本上改善多路输出正激变换器的交叉调整率问题,提出了一种目标平均电流控制策略.通过ARM-STM32(嵌入式单片机,Acorn RISC Machine-STMicroelectronics 32)采样各路输出端的实时电压和实时电流,得到实时负载,结合期望输出电压算出目标平均电流,根据目标平均电流和多路输出正激变换器的硬件参数计算出主路开关管和每一路副边整流开关管的导通时间,由程序自动控制各开关管的导通时间来实现各输出路的输出平均电流等于目标平均电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输出平均电流控制的多路输出正激变换器具有小于1.6%的交叉调整率,由该策略控制的多路输出正激变换器不仅可以实现低交叉调整率,而且具有较高的电压精度.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压输电线路污秽监测系统中光伏供电系统的特殊要求,设计了适合于小功率太阳能电池快速为超级电容器充电的系统。本设计采用BUCK-BOOST电路作为充电电路的主拓扑结构,并采用新颖的MPPT跟踪方法,即加权变步长电压滞环扰动观察技术,由现场可编程门陈列实现控制。运用Matlab/Simulink对电路和控制策略进行仿真验证,并完成了充电系统的制作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充电系统采用小功率太阳能电池,在正常天气条件下,均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为2F和5F超级电容器组的充电工作。与课题组之前的研究成果相比,本设计有效缩短了充电时间,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变结构控制改善DC-DC变换器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将串并电容组合结构开关电容网络与传统Cuk DC-DC变换器相结合,并采用变结构控制方法,令串并电容组合结构的阶数随输入电压而变化,以确保Cuk DC-DC变换器在很宽的输入电压动态范围内普遍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提出令开关电容DC-DC变换器的拓扑结构随着输入电压的变化而改变,从而解决了开关电容DC-DC变换器中输入电压动态范围和转换效率之间的矛盾。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