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3.
刺槐幼苗中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刺槐种子吸胀1h后,就显示出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力,随着刺槐幼苗的长大,PAL活性不断增强。30d苗龄的刺槐幼苗不同组织的PAL活力差别很大,以幼茎为最高,幼叶次之,幼根最低。PAL活力与刺槐胚轴或幼茎的维管系统即导管分子的数量和木质化程度增长趋势相一致。它可能对提高树苗品质、抗病虫能力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涝渍胁迫下杨树内源激素及其它生理反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试验表明,涝渍胁迫时三种美洲黑杨无性系叶片脱落酸(ABA)、蛋白质以及基茎乙烯含量比对照有显著提高,而叶片玉米素核苷(ZR)含量却明显低于对照,无性系之间的各性状表现存在一定差异。综合生长状况认为,ABA、乙烯含量增加易导致叶片衰老、气孔关闭,但不是简单的生长抑制,它们可以促进不定根的形成,从而促使ZR含量提高,这些特性对涝渍缺氧条件下,植物生存和生长尤为重要。研究表明,苗木抗涝能力大小与ABA、乙烯、ZR以及蛋白质等性状在涝渍胁迫下的反应敏感度,以及能否在较短的时间内得以恢复的能力有一定关系,反应早,恢复快,则苗木抗性强。比较三种杨树无性系生理性状及生长状况认为,I69杨在涝胁迫下表现最好,I351杨在渍胁迫下,生长最佳。  相似文献   
5.
6.
黑杨派3个无性系的盆栽涝渍试验表明,土壤渍水时3个无性系苗木基茎韧皮部的PAL活力和有机物含量与对照相比都有明显差异。根据在渍水时苗木基茎韧皮部的PAL活力大小和苗木生长指标的综合衡量,3个无性系的耐渍能力大小是新无性系105杨〉351杨〉母本I-69杨。105杨受涝20d仍具有抗涝能力,但受涝时间延续到40d,则超出其忍受范围,致命苗木体内出现代谢紊乱,各种有机物含量异常,PAL活力超常升高,苗  相似文献   
7.
在不同条件下杉木伐桩萌芽中几种有机物含量的变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在南京林业大学下蜀实验林场,按杉木伐桩的全光、半荫、全荫处理,以及林木的环割、不割处理,春季分别取休眠芽(前三者)或侧枝顶芽(后二者)样品,进行有机物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样品中水溶性蛋白质含量差别不大,叶绿素含量亦都很低,但休眠芽中的水溶性糖含量比顶芽中要低得多。伐桩萌芽的含糖量并不与各处理条件下的光照和温度呈正相关关系;但伐桩上萌芽数目增多,则含糖量相应下降,表现为幂函数曲线关系。考虑到这种情况,以及幼芽内叶绿素含量水平很低,因此,可以认为萌芽的糖分主要来自根桩本身的碳水化合物贮藏物,而并非来自光合作用。因此,控制一个代桩上的萌芽数目,是获得健壮萌条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杉木萌芽中内源激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本文报道在杉木萌芽中存在的几种天然激素。杉芽的醇溶性部分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DEAE纤维素柱与纸层析和薄层层析分离,并用小麦芽鞘法、水稻幼苗法、萝卜子叶法及苋红合成法分别对提取分离的各部分进行了生理效应测定。此外还进行‘厂化学鉴定和光谱测定。结果表明,杉芽中含有三大类生长促进物质——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除了生长素的含量较低外,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均较高,尤以细胞分裂素的效应最为突出。 经过多次试验,从硅胶GF_(254)薄层层析分离得到六个明显的荧光暗斑,其洗脱液经紫外光谱测定,观察到其中四个部分的吸收峰为270毫微米,与玉米素的吸收峰相一致。另两个部分的吸收峰为260毫微米,与腺嘌呤的吸收光谱相似。经生物鉴定,它们都有细胞分裂素活性。实验表明,杉芽中含有5—6种细胞分裂素类物质。这类激素与杉木很强的萌蘖性之间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从抑制物质含量来看,纸层析和生物鉴定的结果表明,只有Rt0.8—0.9区段出现较为明显的抑制效应。其纸谱浸提液经紫外光谱测定,在波长280毫微米处表现低弱的吸收峰,是一种不同于ABA的物质。这种物质在杉芽中的含量虽较低, 但具有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