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1.
采用组织学方法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隆线溞(Daphnia carinata)孤雌卵(夏卵)胚胎发育的全过程.隆线溞夏卵为中黄卵,室温24℃下,整个胚胎发育过程需45h左右.根据隆线溞胚胎内部结构特征及外部形态学变化,将其胚胎发育分为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前无节幼体期、后无节幼体期、复眼色素期和准备孵化期7个时期.卵排至孵育囊约40min后开始表面卵裂.卵裂至256细胞时,胚胎发育进入囊胚阶段,在卵表形成一薄层细胞层,囊胚腔则全被卵黄颗粒所充塞.囊胚后期,囊胚层细胞分裂加快,相互挤压向囊胚腔中移入形成原肠胚.随后,胚胎外部形态开始出现变化.首先在胚胎前端出现头部的三对附肢原基(两对触角原基及一对大颚原基),胚胎发育进入前无节幼体期;随后胸节分化,胚胎发育进入后无节幼体期,并形成胸肢、壳瓣和肠道等结构.复眼在复眼色素期的基础上,逐渐发育形成完整的复眼结构,同时其他各组织器官也不断发育完善.至准备孵化期的胚胎结构与幼体已基本相同.以上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研究枝角类胚胎发育的机理积累基础生物学资料.  相似文献   
2.
利用透射电镜研究红螯光壳螯虾的卵黄发生过程.结果表明,有多种细胞器参与卵黄发生,其中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具有较强合成作用,在卵黄发生早期生成卵黄物质及卵黄原颗粒,但这些胞器在整个卵黄发生过程中数量较少;而溶酶体、线粒体等数量较多且发达,溶酶体通过与卵黄颗粒融合参与卵黄形成;线粒体参与卵黄颗粒形成的同时在整个卵黄发生过程中还起到供能作用.红螯光壳螯虾卵黄发生具有内源和外源双重来源,在卵黄发生的早期主要是内源性卵黄发生,在中、后期对卵黄形成和积累起主要作用的是外源性的卵黄合成.  相似文献   
3.
镉对隆线溞的毒性效应及对其肠壁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重金属镉对隆线溞(daphnia carinata)生长、生殖的影响,采取单因子梯度试验方法,研究了添加不同浓度CdCl2(0.32,0.56,1.00,1.80,3.20,5.60,10.00,18.00,32.00μg/L)对隆线溞体长、第一次怀卵日、怀卵数以及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Cd2+对隆线溞24,48,72,96 h的LC50分别为1800,560,282,132.1μg/L 9个安全浓度处理隆线溞1个生殖周期后,在Cd2+的干扰下,与对照组相比,隆线溞在低浓度下体长有所增加,在较高浓度下,体长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Cd2+使其怀卵日提前,皆有早熟趋势.怀卵数在低浓度下变化不大,高浓度下急剧减少,但孵化率受其影响不明显.隆线溞肠壁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程度随着镉浓度的升高而明显加剧.  相似文献   
4.
水体Cu2+对无齿相手蟹体内Cu2+分布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态学单因子梯度试验方法研究水体中不同浓度Cu2 对无齿相手蟹体内Cu2 分布以及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随着水体中Cu2 浓度的升高,蟹外壳、鳃和肝胰腺中Cu2 的含量均随之增加.其中肝胰腺增加最多,鳃次之,外壳最少.当水体中Cu2 浓度为7.50 mg/L时肝胰腺中Cu2 的含量达到了0.286 4 mg/g,为对照组的8.2倍,是同一Cu2 浓度处理组外壳和鳃的4.3倍和2.3倍.不同浓度的Cu2 对无齿相手蟹的胃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和类胰蛋白酶4种消化酶酶活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Cu2 浓度越高,对酶的抑制作用越明显.其中,类胰蛋白酶最为敏感,平均抑制率达到了45.86%.水体中Cu2 浓度仅为0.01 mg/L时,抑制率就已高达32.86%,受抑制的程度也最明显.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体中Cu2 浓度的升高,肝胰腺是无齿相手蟹Cu2 蓄积的重要靶器官,其消化酶活性的变化能灵敏地反映出Cu2 对无齿相手蟹毒性作用的程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