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利用铸体薄片分析、扫描电镜、恒速压汞及核磁共振等测试技术,对延长油田定边采油厂新安边地区长7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和可动流体赋存特征进行详细研究,并探究可动流体赋存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长7储层发育残余粒间孔、溶蚀孔、晶间孔和微裂隙,以片状及弯片状喉道为主,孔喉匹配类型有粒间孔缩颈型喉道,粒间孔片状、弯片状喉道,溶蚀孔...  相似文献   
2.
在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物性资料观测的孔隙及成岩特征进行分析,探讨直罗油田比6储层的孔隙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明确储层储集性能的主要控制因素。直罗油田长6储层的孔隙类型以长石、岩屑、碳酸盐胶结物溶蚀产生的次生孔隙为主,微喉为其主要的渗流通道。该区主要的成岩作用为压实及压溶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沉积环境对储层有着先天性的控制作用,压实及压溶作用、胶结作用使储层原生孔隙迅速减少,储层物性变差,溶蚀作用改善了砂岩的孔隙结构,但程度并不大,最终导致本区长6储层低孔低渗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根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物性分析等实验室分析技术,研究坪桥地区长6储层岩石学特征和成岩作用,分析成岩相带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研究区长6储层砂体成分以细粒长石砂岩为主,碎屑岩成分复杂,成分成熟度中等,结构成熟度较高;储层砂岩的成岩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末—中成岩B期早阶段,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强烈地破坏了砂岩的原生孔隙结构,溶蚀作用和破裂作用则有效地改善了储层的储集性能;长6储层主要发育黑云母压实相、泥质杂基压实相、碳酸盐胶结成岩相、自生绿泥石胶结与残余孔隙相、不稳定组分溶蚀成岩相。储层成岩相与优质储层的关系密切,不稳定组分溶蚀成岩相的物性、含油性最好,自生绿泥石胶结与残余孔隙相次之,它们成为储层发育的有利成岩相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