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4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对渔塘坝硒矿床中高硒的碳质硅质岩和碳质页岩样品进行了硒同位素测定. 测定结果显示, 其δ82/76SeNIST范围从-12.77‰ ~ 4.93‰, 总变化为17.7‰. 这是迄今所发现的自然界中最大的同位素分馏, 同时样品Ytb-5(高硒碳质页岩)的d 82/76SeNIST为-12.77‰, 也是目前所发现的自然界中最富硒轻同位素的样品. 根据硒同位素的分布特征, 结合其他地质证据和地球化学指标, 认为“氧化-还原模式”是对矿床中自然硒大量出现的合理解释. 同时, 硒同位素在自然界中较大的分馏效应也证明其作为一种新的地球化学示踪剂有其独特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确知”逻辑进行了形式化,给出了“确知”逻辑的语义;构造了正则“确知”逻辑系统,并证明了正则“确知”逻辑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分布式系统的特点和传统访问控制方法的不足 ,简述了基于角色访问控制和属性证书的概念 .为了满足分布环境下的应用需求 ,设计了一种新型属性证书 ,然后提出将此属性证书和基于角色访问控制结合起来的思想 .最后给出了一种设计方案并讨论了实现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定边油区长7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喉空间进行深入的表征,并分析其孔喉空间与储集层物性的关系,应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恒速压汞等技术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7致密砂岩储集层孔隙类型主要为残余粒间孔隙、溶蚀粒间孔隙、粒内溶孔、微孔隙、微裂隙。储集层孔隙半径分布范围65~240μm,差异不明显,峰值在115μm左右;孔隙半径和储集层物性的相关性不显著;单位体积岩样有效孔隙体积较大时,储集层物性较好,储集能力较强。随着渗透率的不同而储集层喉道半径分布差异较大,当渗透率小于0.50×10~(-3)μm~2时,喉道半径分布范围更窄,喉道半径小于0.9μm的居多,小喉道占主导地位,变化更敏感;当储集层渗透率增加时,喉道半径分布范围逐步增宽,大喉道的占比逐渐增加,对渗透率的贡献增强,小喉道的占比逐渐减小,对渗透率的贡献减弱;喉道半径与物性的相关性较好,是储集层物性的关键因素。储集层孔喉半径比为10~1250,分布范围较宽,对储层的开采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红柳泉单斜构造砂岩透镜体油藏成藏模式,为地质勘探提供依据。方法对研究区28口井的岩心进行观察,并对样品物性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红柳泉砂岩透镜体油藏中的裂缝类型主要包括平行层面裂缝、低角度斜向缝及垂直层面裂缝。垂直层面裂缝一般不穿平行层面裂缝,二者整体构成"工"型裂缝组合;发育裂缝样品的渗透率比无裂缝样品高,发育裂缝样品的渗透率介于(87.3~46 550)×10-3μm2,不发育裂缝的样品渗透率介于(0.004 1~2.19)×10-3μm2。结论挤压盆地中单斜构造带岩性油藏油气的运移受油气运移的动力和砂泥岩输导性的控制,平行层面方向是主要的运移方向,侧向供烃范围决定着油气的富集程度;盆地收缩对油气运移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