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
田浩然 《世界知识》2014,(18):84-84
<正>世知,自从1999年在阅览室看到你,今生就再也不能离开你,案头床头再也不能没有你。因为你,我的视野变得开阔,你使我清楚了伊拉克的前世今生和萨达姆一生的荣辱沉浮;使我明白了我们和越南如此的渊源和爱恨情仇;使我懂得了叙利亚为什么没有走上利比亚的老路;使我懂得了我们的南海为什么树欲静而风不止……  相似文献   
2.
防洪减灾社会化体系建设是保证社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需要。本文主要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了建立健全社会化防洪减灾体系之构想,促进人水和谐,保障经济社会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公允价值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的影响作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受汇率、利率影响较大,在经济环境不稳定的时候使用公允价值计量会加剧企业经营业绩的波动;在市场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公允价值的应用使得企业操纵利润的空间加大,总结了这次金融危机对我国使用公允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防洪工程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保障性基础设施。本文结合防洪体系中的薄弱环节,阐述了加强防洪薄弱环节建设的总体思路和采取的主要措施,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二十家子水库土石坝渗漏原因进行了分析,简述了渗漏控制方法和措施及水库灌浆防渗取得的效果,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省域集聚布局是中国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布局的基本特征,集聚发展是高等教育支撑创新增长的基本路径。基于2009—2017年中国23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省域高等教育数量、质量两类资源集聚布局的创新效应。采用位序-规模法和首位度法进行测算发现:省域高等教育资源在样本期内均呈现“单中心”分布特征,高度集聚于省会,质量资源比数量资源更为集聚;部分发达省份高等教育数量资源呈现分散化布局趋势,并逐步向省域“多中心”分布发展,但这并不与集聚布局的基本格局相冲突。回归结果显示:省域高等教育资源集聚对发明创新具有显著的倒U型影响且存在地区异质性,质量资源集聚的倒U型创新效应在中西部显著,东部不显著,而数量资源集聚的倒U型创新效应在东部显著,中西部不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较之经费资源集聚,省域高等教育的人才资源集聚是更为重要的创新效应源头。省域高等教育资源的首位集聚布局和省域总体意义上的均衡化布局并不冲突。省域高等教育资源布局均衡化有赖于中心城市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是在充分释放内部集聚效应的基础上进一步释放外部集聚效应的结果,即为“集聚驱动分散”的过程。首位城市充分集聚发展是省域高等教育资源布局均衡化及形...  相似文献   
7.
围绕在进行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河道生态系统的恢复,从设计的角度对河道生态化治理提出多方面的要求与建议,有利于城市总体规划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并结合中小城市河道整治,对生态设计方法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8.
采用XRD、循环伏安和硬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不锈钢中的电化学诱导表面退火(EISA)的机理及处理工艺。结果表明:阴极过程中的H+离子还原、H原子向钢内部的扩散和积聚,阳极过程中H原子重新氧化是EISA相变的决定性过程。-1.44 V(相对于饱和甘汞电极)的阴极电位可致H+离子还原,足以导致EISA相变。当阳极电位高于0.3 V(相对于饱和甘汞电极)时会形成过厚的钝化膜,阻止H原子的扩散,从而抑制EISA相变。长阴极/短阳极的处理方式可以提高EISA处理效率。只有在电脉冲处理过程中防止溶液中Fe2+/Fe3+反应发生才会发生EISA相变。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发展状况是吸引人才流入的外在动因,也是当地人口迁移的潜在驱动力,影响人才流动的“推力”和“拉力”同时动态存在,最终致使地区人才流失或集聚。基于2009—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检验高等教育规模对科技人才集聚的效应机制,重点关注净经济劣势下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对省域内科技人才集聚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等教育是省域内科技人才集聚的关键动因,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规模对科技人才集聚的倒U型效应显著,但受制于净经济劣势,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较快产生导致人才相对流失的净“推力”效果。具体而言,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对研究生科技人才有“拉力”作用,但进一步扩张可能致使其未来面临科技人才总量的相对“流失”。中部地区高等教育规模与科技人才集聚之间呈现一定的倒U型关系,从侧面反映出高等教育规模对科技人才潜在的“推力”作用。此外,中西部科技人才具有显著“人随钱动”的集聚特征。破解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与科技人才流失之间的内生循环困境,需进一步削减“推力”、创新“拉力”,完善高教体制分权化改革,厚植高校扎根地方情怀,释放产学研一体化集群创新活力,建成经费、政策、公共服务综合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