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到地雷,谁都知道它是呆在预定的地方“守株待兔”、“愿者上钩”,静等货物送人自己的“口中”。如果听到有人说地雷会自动寻找目标、主动进攻,恐怕谁都会把它当作天方夜谭。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遥  相似文献   
2.
近段时间来,朝鲜的“核危机”不仅让美国“坐卧不安”,也引起了全球的瞩目。朝鲜核危机的起因在于朝鲜解除了1994年朝美签订的核框架协议,重新启动了重水堆核电站建设,而根据该协议朝鲜只能在美国的“帮助’下建造轻水堆核电站。因此,朝鲜核危机的焦点问题就是朝鲜核电站采用轻水堆还是重水堆。为何美国只允许朝鲜建设轻水堆核电站?重水堆与核武器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相似文献   
3.
9月15日,美联社的一则消息很快就被淹没在信息的汪洋大海里,然而,军控专家们却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条对他们来讲至关重要的信息:正在美国访问的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向克林顿总统作出承诺,印度将终止进一步的核试验,并将在下一步讨论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问题。这是自1998年5月印度公然跨过核门槛以来,瓦杰帕伊首次在国际上公开表示将要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相似文献   
4.
反导新宠儿     
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使高技术武器装备朝着精确化、电子化、隐身化的方向发展。这种影响要求未来防空防天体系的发展要突出拦截的精确性和交战的可控性,也迫使采用大规模杀伤式核弹头和近炸破片杀伤式高能炸药弹头的发展思路逐步转向发展以动能为主要杀伤力的弹头。目前,反导导弹仍是近炸引信破片式杀伤弹头和动能拦截弹并存的格局。但美国陆基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正在研制的GBI系统、PAC-3型系统、“萨德”系统和“箭”-2等系统正反映出反导武器装备发展的趋势,那就是以动能拦截弹取代破片式杀伤…  相似文献   
5.
水面新闻:小木船与航母"激情一吻" 2004年7月22日晚,波斯湾,美海军第5舰队的"肯尼迪"号航母正在进行夜间训练.舰长斯夸尔斯每次夜训都会不厌其烦地提醒下属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因为这个时候,航母本身的大型光源全部关闭,肉眼无法发现目标,光学探测器也很难发挥作用,是事故的多发时段.想到这里,他再一次拿起送话器,命令水面搜索雷达加强警戒.  相似文献   
6.
在空战中,如何进行敌我识别非常重要,否则,很容易发生误伤事件。于是,空战中的飞机要采取间谍接头对暗号的方式,来确定对方的真实身份。  相似文献   
7.
弹头击中人体时,正面常常只有一个小眼,而后面却是  相似文献   
8.
水面新闻:小木船与航母“激情一吻”2004年7月22日晚,波斯湾,美海军第5舰队的“肯尼迪”号航母正在进行夜间训练。舰长斯夸尔斯每次夜训都会不厌其烦地提醒下属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因为这个时候,航母本身的大型光源全部关闭,肉眼无法发现目标,光学探测器也很难发挥作用,是事故的多发时段。想到这里,他再一次拿起送话器,命令水面搜索雷达加强警戒。放下送话器,斯夸尔斯舰长的心才稍稍放松:有驱逐舰、护卫舰护驾,还有小艇来回逡巡,谅那些恐怖分子也近不了前。22时整,甲板上传来一阵喧哗,一架训练归来的舰载机请求降落,甲板上的人员开始忙碌了起…  相似文献   
9.
在近代战争中,利用动物排雷是各国军队使用动物士兵的一种较为常用的做法,战绩也特别突出.例如:二次大战中,苏军5万多条军犬参战,它们除送情报、运弹药、救伤员外,还荡除了303座城镇的地雷.为消除德军在诺曼底海滩埋设的地雷,法国人把羊群赶过沙滩.1941年瑞典人秘密试验让海豹清扫水雷,还让它们带水雷去炸德军的潜艇.近些年来,美、俄、日等国海军还专门训练海鲸、海豹、海狮等海洋动物,不仅让它们从事导航、侦察、排雷等活动,还让它们携载炸弹、水雷,甚至让它们当自杀性"敢死队".下面介绍几例动物扫雷的奇闻.  相似文献   
10.
田武 《科学24小时》2001,(10):34-35
1959年6月9日,美国第一艘战略导弹核潜艇"乔治·华盛顿"号下水.3年后,前苏联的第一代战略导弹核潜艇也开始服役.近半个世纪以来,这两个核大国之间的水下对抗从未停止过.在历史进入新世纪的今天,美、俄两国海基战略核力量的实力如何,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