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0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1.
原子相互作用势对固体弹性模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分别导出了L-J和Morse相互作用势作用下面心立方结构的惰性元素晶体和金属晶体的弹性模量随压强的变化规律,讨论了原子相互作用势以及原子振动非简谐效应对固体弹性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级近似下简谐系数和第二非简谐系数对弹性模量随压强变化规律无影响;第一非简谐系数的存在使弹性模量增大.  相似文献   
2.
日本近现代杰出的战斗唯物主义哲学家中江兆民光辉的哲学思想体现在《一年有半、续一年有半》中。他对日本明治维新二三十年后政治的批判、经济的批判、道德的批判、理性的批判, 深刻地反映了其独特的唯物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的群众观,科学地概括和提出了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问题。对此,本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论的重要客观基础,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是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的大多数是我们看问题的基本原则,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等五个方面展开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如果说资产阶级在十八世纪、十九世纪用不到一百年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世世代代总共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大、还要多,那末,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现代科学技术不只是在个别的学科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获得发展,而是几乎在各门科学技术领域都出现了新的飞跃,产生了一系列新兴的科学技术。如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激光及  相似文献   
5.
Fe含量对FeCu颗粒膜磁滞回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共蒸发法制备了不同组分的FeCu颗粒膜,用X射线衍射仪(XRD)确定了样品的物相组成,用扫描电镜(SEM)观测了颗粒的平均直径,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量了样品的磁滞回线,根据测量结果用Origin软件对样品的磁滞回线进行了分析,探讨了Fe含量对FeCu颗粒膜磁滞回线的影响.结果表明:FeCu颗粒膜是颗粒取向均匀的非固溶磁性膜.矫顽力、剩磁、剩磁比均随铁含量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在铁含量为25%左右时剩磁、剩磁比取极小值;而矫顽力在铁含量为30%左右极小.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南昆铁路与西南经济的关系,向铁路沿线各级地方政府、各类企业、农民朋友提出了依靠铁路振兴经济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夹层铁磁交换耦合的畴结构和铁磁共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在分析前人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研究了夹层Co/Cu/Co的磁畴结构,并对反铁磁相互作用振动周期作了估算;夹层铁磁耦合的磁畴结构依赖于夹层磁化易轴的梯度取向,当Co层的易轴在夹层梯度的法线上时,交换耦合振动周期近似为8.5.另外,作者采用一种特殊模型,为3层膜的描述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即:在膜厚度范围内提出一种可用到单体薄膜交换耦合的规范且简单的计算方法.同时,也说明了对两个交换耦合介质之间界面结构的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8.
以晶体Mo为例 ,讨论了非简谐振动对晶体的热膨胀系数、格林乃森参数的影响 .结果表明 :热膨胀系数、格林乃森参数均随温度的升高而非线性地增大 ,只有考虑到第二非简谐系数后 ,理论计算的热膨胀系数、格林乃森参数才与实验数据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由两种不同材料构成的沿轴向的线状超晶格体系的薛定谔方程,并对(HgS/CdS)nHgS线状超晶格作具体计算,探讨了势阱和势垒宽度对电子能谱的影响。结果表明:沿轴向方向的线状超晶格系统的电子能谱存在能带结构,低能带的宽度要比高能带的宽度小;势阱宽度增大和势垒宽度减小会使带底的位置降低而带宽增大;圆柱半径在40^。A左右时,第一禁带宽度最大。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描述了用光子计数系统研究γ射线辐照碱金属卤化物的液解发光特性。比较了~(60)Co γ射线辐照五种碱金属卤化物的相对发光产额。观察了发光的衰变和样品储能的稳定性。测量了NaCl的剂量响应曲线,在10~3~10~7拉德范围内,吸收剂量与发光产额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