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坝上地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方向,应该根据产业结构的一般规律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定。基于这种理由,以河北省沽源县为研究对象,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该区农业产业结构内部各业之间的关系,并根据沽源县现有基础条件、限制因素和发展趋势等,确定其今后宜重点发展的产业即畜牧业、错季蔬菜产业、马铃薯产业、草产业等。图2,表4,参8。  相似文献   
2.
在走出教育学迷惘的探索中,我们犯了"践行错误"。教育理论主体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肩负起全部的使命和承担起所有的责任。教育学的迷惘实质上是两种层面上的迷惘,即理论层面上的迷惘和践行层面上的迷惘。理论层面上的迷惘本应是教育理论主体的使命和责任,教育践行层面上的迷惘本应是教育理论主体和教育实践主体共同的使命和责任。  相似文献   
3.
河北坝上地区土地利用空间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围场县最近两期土地详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形成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表、转移矩阵和区间相对变化率比较表;再结合有关社会数据,对1992~2002年围场县10年间土地转移情况进行空间分析;进而探讨各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变,分析坝上、坝缘和坝下3区间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揭示了不同类型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机理,为当地结合生态农业工程建设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供了科学依据。表4,参8。  相似文献   
4.
坝上地区资源优势与主导产业优化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坝上地区的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客观评价该区资源优势,分析了坝上地区主导产业发展的误区和引起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要利用区域资源优势,进行畜牧业、错季蔬菜产业、马铃薯产业、草产业、生态旅游业等主导产业建设,最后提出坝上建设主导产业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是指青少年学生的人格结构中所有特质都得到健康、全面和协调的发展,具有结构性、标准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须运用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建构等途径,着眼于心灵改造和品格建塑的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干燥过程对垃圾热值变化的影响,本文配制了不同水分的模拟垃圾放入马弗炉内加热干燥,模拟垃圾在干燥床上的加热过程,并对干燥后的"乏垃圾"进行了工业分析、热值分析,拟合出"乏垃圾"的热值公式,获得了垃圾水分、温度及加热时间对"乏垃圾"热值的影响。通过动力学计算分别得出干燥和热解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并分析对"乏垃圾"热值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低水分垃圾在低温下干燥,"乏垃圾"的热值在水分蒸干时达到最大,而对高水分垃圾,在较高干燥温度下,热值峰值早于水分蒸干时间出现。本文成果可用来指导选择炉排-循环床复合垃圾焚烧炉的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物料循环流率和通气量等因素对返料装置立管中料柱高度的影响,该文依据Loop-seal气动阀门和立管内气固流动特性,建立了1维动力学模型。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物料循环流率的增大,返料装置通过分配进入立管和排料室的通气量,增加料柱高度,实现回路的压力平衡。若物料循环流率超过临界值,返料装置将失去自适应能力,物料会溢出立管并进入分离器,破坏系统的稳定运行。适当增大通气量,可增强返料装置的自适应性,并扩大稳定运行的范围。该模型为立管高度较低的循环流化床返料装置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河北省围场县为例,在论述了其环境演变历史、退化现状及动因后,对当前突出的生态环境治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生态环境治理的原则与对策,认为,围场县的生态环境治理与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建设与退耕还林还草必须结合起来,且应转变传统农牧业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9.
作为可利用水资源的重要部分,地下水资源已成为制约半干旱农牧交错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笔者详细分析了坝上地区地下水资源分布的地区差异、赋存特征及脆弱性,重点对坝上井灌区地下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探讨.科学规划井灌工程、进行项目配套、大力推广节水灌溉农业、加强管理是解决坝上地下水持续利用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