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919~1927年,美国医生霍奇斯在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工作,是首任科主任,建立了X线诊断工作规范和X线检查制度,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新型X线机。同时还帮助中国各地医院进行改造安装。霍奇斯返回美国后,长期工作在芝加哥大学,成为一位著名的放射学家,同时继续为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的工作提供帮助。霍奇斯对中国早期的放射学做出了贡献,而在中国的工作经历也使他的学术成长获益。  相似文献   
2.
美国传教士与中国早期的西医护理学(1880-193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西方护理学伴随西方医学由传教士带到中国。传教士通过建立诊所、医院和护士学校,开始在中国传播西医护理学。主要回顾了1880—1930年的50年间,美国传教士在中国所做的工作,重点介绍了沃安娜(1890-?)和盖奇(1883-1946)两位传教士护士的工作,以及中华护士会的建立和作用,并简要分析了影响西医护理学在中国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依偎着巴伐利亚阿尔申斯山脉的慕尼黑是德国最受欢迎的观光地之一。城市及周边环境优美,气候宜人。8月的北京闷热而潮湿,慕尼黑却是明媚阳光中透着清凉,阵雨过后还会感到丝丝凉意。在凉受的慕尼黑的夏大,第11届国际东亚科学、技术与医学史会议于8月15~20日召开。  相似文献   
4.
在西方医学中,脑卒中最早被希波克拉底称为apoplexy。自希波克拉底提出,apoplexy一直被使用到20世纪,中间被盖伦等众多医学家沿用,经历了体液病理学、解剖学等医学理论的构建,成为专业医学术语的代表。相反,stroke最初只是一个社会大众使用的普通词。但是在20世纪,普通词stroke取代了专业词apoplexy。从apoplexy转变为stroke的过程,反映出话语与权力在医生和大众之间的变化,早期的医学由医生主导,因此医生的专业术语具有很强权威性。随着医学进入以慢性病为主的时代,医生与病人之间的话语权发生了改变。大众的话语权得到提升,因此社会大众的话语有可能被广泛接受,stroke取代apoplexy便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5.
1958年“大跃进”期间,上海广慈医院成功的救治了大面积烧伤的钢铁工人邱财康,成为轰动一时的医学事件和社会新闻.邱财康的抢救成功不仅促成了中国烧伤医学治疗水平的“大跃进”,还间接推动了中国整形外科的发展.抢救小组的成员张涤生讲述了参与的抢救邱财康的过程,首次公布了一些未见诸报道的历史细节.抢救钢铁工人邱财康获得的成功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政治对医学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20世纪20—30年代是近代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起步阶段,在北平协和医学院的帮助下,建立了第一个由政府批准成立的公共卫生机构——北平市第一卫生区事务所。来自北平协和医学院高级护士学校的公共卫生护士以事务所为实习基地,工作在公共卫生第一线,她们负责工厂卫生、社区访视、卫生服务、妇幼卫生、精神卫生、学校卫生,以及营养卫生等多方面的工作,成为推动大众健康的主要力量。通过详述北平协和医学院高级护士学校的公共卫生护士与北平市第一卫生区事务所的历史,探讨了公共卫生护士对推动大众健康所做的工作和贡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