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丁醇和表观气速对外环流反应器内气泡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双探针电导探头测量了外环流反应器内空气-水和空气-正丁醇水溶液体系中气含率、气泡平均(Sauter)直径、气泡上升速度、气泡尺寸分布以及气液相界面积.考察正丁醇浓度和气速对流型和气泡特征的影响规律,用流体动力学理论和聚并机理对其进行分析.得到实验条件下正丁醇水溶液浓度影响气含率的临界浓度Ccrit.  相似文献   
2.
IntroductionThree- phase slurry reactors have been widely usedin biological waste water treatment,fuel gasdesulphurization,Fischer- Tropsch synthesis,methanol synthesis,dimethyl ether production,fermentation ( production of ethanol andmammalian cells) ,an…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近几年来长春地区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流行情况,对长春地区的牛群非典型分枝杆菌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采集牛颌下淋巴结及肠系膜淋巴结各150份,按2006年中国防痨协会新编写的《结核病诊断实验室检验规程》的标准鉴定方法共分离出14株分枝杆菌,分离率达4.7%。颌下淋巴结阳性5例,分离率3.3%,其中龟脓肿分枝杆菌2株(分离率占14.3%);偶发分枝杆菌3株(分离率占21.4%);肠系膜淋巴结阳性9例,分离率为6.0%,其中牛分枝杆菌2株(分离率占14.3%);新金色分枝杆菌3株(分离率占21.4%);瘰疬分枝杆菌4株(分离率占28.6%)。  相似文献   
4.
内循环流化床颗粒循环速率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热颗粒示踪和信号相关法对气固内循环流化床的颗粒循环速率进行实验研究.考察操作气速、提升管下部孔径和提升管高度对于颗粒循环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考察的实验条件下,颗粒循环速率在15~70,kg/(m2.s)之间变化.操作气速增大时,颗粒流化程度增强,颗粒循环速率增加;提升管下部开孔数目不变而孔径增加时,颗粒循环阻力减小,颗粒循环速率明显增加;提升管高度由235,mm增加到295,mm时,颗粒循环速率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在提升管高度为265,mm时存在极大值.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钳工用数显式精密标点器组成及原理。利用光电位移检测技术确定标点头的位置,并通过标点头上的钻头对点位置标记,后续加工过程中直接对标记点进行扩孔加工。通过该装置,可使钳工钻孔及配孔定位精度达到0.01 mm,并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6.
为了校正商用超声 Doppler测速仪由于没有考虑壁效应而在 Doppler角度和测量位置的确定上引起的较大误差 ,对超声 Doppler测速仪 (UDV)在非接触式测量的壁效应进行了实验研究。从超声传播和界面折射的基本规律以及测量体积的基本概念出发 ,利用系统提供的时间信息 ,建立了壁效应的校正模型。应用此模型对系统软件给出的Doppler角度和测量位置进行校正 ,消除了壁效应给测量带来的误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