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浅淡发展高职教育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实社会中普通存在重科学技术,轻工艺技能;重工程设计,轻工程实践等认识上的误区。高职院校在树立自己形象的同时,要做好宣传、介绍工作。关于教学改革,要使专业设备有高职特色,教学计划制订应体现社会的需要、素质教育的需要、办出特色的需要。高职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决定了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应是“双师型”的。  相似文献   
2.
注射成型螺旋模具中熔体流动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2种塑料在阿基米德螺旋线与方形螺旋线流动性测试模具中的流动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塑料流动比与型腔轮廓特征的关系;引入修正系数β,对流动比校核公式进行修正。研究结果表明:在阿基米德螺旋线模具中,PP在注射压力为150~160MPa时取得最大流动比485,PE在注射压力为160-170MPa时取得最大流动比419;在方形螺旋线模具中,PP在注射压力为100,120和150MPa,PE在注射压力为130和140MPa时流动比及所对应的注射速率出现波动,且流动性好的熔体波动更为严重;PP在阿基米德螺旋线模具中的流动比均值较其在方形螺旋线模具中大6%,而PE大4%;在阿基米德螺旋线模具中流动比均值PP比PE的流动比均值大19%,而在方形螺旋线模具中PP的流动比均值比PE的大15%;流动性好的熔体受模具型腔轮廓特征影响大。因此,实际生产中应充分考虑型腔轮廓特征对熔体流动比的影响,当模具型腔轮廓特征复杂时,宜采用较大的注射压力及注射速率。  相似文献   
3.
低压合成甲醇催化剂的TP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CuO-ZnO-Al_2O_3-V_2O_5低压合成甲醇催化剂进行了TPR(程序升温还原)研究。结果表明还原过程经历了慢速到快速再到慢速的三个阶段,此过程属于成核机理并有诱导期。还原时采用低H_2浓度、高空速、低升温速度对取得高活性、高选择性有利。对TPR谱图作数学解析,得到了催化剂的还原反应动力学方程。研究中发现催化剂还原前予经煅烧会降低其选择性。催化剂中各组分间存在有强相互作用。本文还初步探讨丁V_2O_5对催化剂结构及还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选取台湾私立明新科技大学和大叶大学的资讯工程学系的四技学制,与龙岩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作实例比较,主要在培养目标、专业能力、课程体系和设置、专业认证、产学合作等方面作探讨,并对地方本科院校办出该专业的特色给出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5.
炭黑的pH值与氧含量、表面酸性含氧基团含量的规律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炭黑的表面性质对其应用有重要影响,本文研究了炭黑的元素组成、pH值、表面酸性含氧基团含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炭黑的pH值取决于其氧含量,两者存在指数关系.详细讨论了测定条件对炭黑表面酸性含氧基团测定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中和反应时间为90min、碱溶液浓度为0.05mol/L时,实验的重复性较好,同时测定了炭黑表面羧基、酚羟基、内酯基等酸性含氧基团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炭黑的pH值与其表面酸性基团含量存在指数关联。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记录水下嗅电图的方法,研究了胡子鲶嗅感受器对19种氨基酸(10~(-8)M)刺激所产生的相对效应,其中三种最有效的氨基酸的顺序是:L-半胱氨酸〉L-谷氨酰胺〉L-旦氨酸。它们的嗅电图反应幅值和刺激浓度呈幂函数的关系。经回归分析,计算了三者的浓度—反应直线回归方程。评定了三者的电生理阈值。  相似文献   
7.
二氧化碳加氢直接合成二甲醚反应体系的热力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有效利用二氧化碳资源,对二氧化碳加氢直接合成二甲醚进行了研究.在对二氧化碳加氢直接合成二甲醚反应体系进行的热力学研究中,用逸度系数校正了压力的效应,模拟计算分析了反应体系达到热力学平衡时各组分的组成及其与温度、压力和H_2与CO_2的比之间的关系.经计算得出,在533 K、3 MPa和H_2与CO_2的体积比为3的反应条件下,当体系达到热力学平衡状态时,CO_2的平衡转化率为26.49%,二甲醚的平衡收率为14.9%.研究结果表明,为获得较高的目标产物二甲醚的收率,可以通过调整反应条件控制CO的生成量,充分发挥催化剂中甲醇脱水组分的作用,及时脱除反应中生成的水,使平衡向有利于二甲醚的方向转移.  相似文献   
8.
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中,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膜电极(MEA)的一些运行条件对其工作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其作用机理.通过测量数据的解析和等效电路的数学模拟,得到了与MEA结构关联的电极诸参数随电池温度和反应气体压力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MEA的氧电极的电化学反应电阻随电池温度的升高显著减小,氧电极的双电层电容随电池温度的升高有所增加,表明电极有效面积得以增加,有利于MEA工作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详细地探讨了炭化树脂负载杂多酸PW12催化剂制备的适宜条件,反应工艺条件对催化剂催化异丁烷与丁烯烷基化反应及产物分布的影响,分析了催化剂具有较高活性的原因,进行了催化剂稳定性实验,并与其它类本酸催化剂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0.
针对带饱和执行器及状态时滞的一类非线性系统最优控制问题,提出基于迭代自适应动态规划算法的控制方法.用泛函性能指标处理执行器的饱问题,推导出非线性时滞系统对应的哈密顿-雅克比-贝尔曼(HJB)方程.针对其性能指标函数含有状态时滞耦合项和抗饱和函数是非二次型,难以求解HJB方程的问题,采用自适应动态规划算法来获得最优控制.通过收敛性分析证明性能指标可迭代达到最优.对比仿真试验结果验证以上方法的有效和求解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