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综合类   1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船行于南极海域时,常遇到这样的情景:考察船似一柄巨大的利剑劈开坚冰,船艏下,破碎的冰块被压入船底后,又被螺旋桨搅出的漩涡推向船  相似文献   
2.
大洋精灵:南极磷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11月30日,为了参加中国第19次南极考察队,我从德国法兰克福直飞智利圣地亚哥,于12月3日与大队人马汇合,4日立骂南下至世界南国边城——蓬塔阿雷纳斯,当日即转空军航班直达乔治王岛。在我们到达南极之前发生了一件很让人牵挂与揪心的事,那就是先期到达的我的德国博士生西莫娜10天前就发电子邮件报告说:11月中旬开始,这一带接连发现大量磷虾被海浪冲积上岸,不知何故。所以,一到长城站我就立即沿南海岸往北,踏着冰岔,一路“咔嚓”,所到之处,只见磷虾如血染长滩,惨不忍睹。南极磷虾在南极海洋生态中占据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生态位,这一环出了问题,可能预示着海洋环境出现了某种微妙的变化。长期以来,我一直从事南极磷虾的研究工作,小小的南极磷虾与我结下了近20年的不解情缘。  相似文献   
3.
迄今为止。世界各国在南极已经建立了近50个常年(越冬)考察站,其中规模最大的要算美国的麦克默多站,夏季可容纳1500人。站上有各类建筑200多栋,包括大型机械修理厂、科研所、医院、俱乐部、商店、通讯网络和交通网络等,设施齐全,简直就是座现代化科学城。通常,南极考察站,作为国家投资建设提供科学家们进行科研或开展其他活动的支撑平台,除了舒适的生活设施之外。动力系统、各种车械,以及科研设备等一应俱全。而且,人员往来等各项费用必定得到政府财政的有力支持。然而,建在南设得兰群岛的纳尔逊岛上的捷克站却是一个例外。  相似文献   
4.
2005年3月24日,上海市民生路黄埔江码头,彩旗鲜花一片,锣鼓喧天,鞭炮阵阵.历尽坎坷磨难,刚刚结束她的第8次南极远征的"雪龙号"科学考察船,高楼般耸立于江面,在朝阳的辉映下,威武依旧.岸上,人群涌动,翘首企盼,亲情凸现.  相似文献   
5.
王自磐 《大自然》2010,(1):34-36
南极洲是地球第七大洲,面积约为1400万平方公里,终年为冰雪所覆盖,酷寒干燥,风雪肆虐,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然而.那里并不是生命的荒漠。企鹅、贼鸥、磷虾、南极鳕鱼、海豹和鲸类等丰富多彩的南极生物群落在此顽强地生息繁衍,  相似文献   
6.
王自磐 《大自然》2010,(4):4-7,F0002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46亿年前,地球诞生了,原始的海洋也逐渐形成,从此有了海之万物的开始。沧海浩瀚,潮起潮落,芸芸众生,世代相传,构成了现今千奇百怪的海洋世界。  相似文献   
7.
南极磷虾     
磷虾是一类海洋浮游甲壳动物,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磷虾目。磷虾在世界各地海域都有分布,不过种类不同。人们一般称南极水域的磷虾为南极磷虾。磷虾含有高蛋白和多种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新鲜磷虾所含的蛋白质为16%,干磷虾则高达65%,是其他动物性食物的2~3倍。此外,磷虾体  相似文献   
8.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在四川省汶川县的8.0级大地震,造成了自唐山大地震以来中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震中烈度达到十一度,接近最大烈度。这次地震能量之大,波及大半个亚洲。根据GPS测量和专家实地考查发现,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造成四川盆地沉降,龙门山大幅度抬高,重庆地区也有所抬高。根据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权威发布:截至6月9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9142人遇难,374065人受伤,失踪17551人,累计受灾人数4624.9048万人。  相似文献   
9.
王自磐 《大自然》2014,(6):72-75
<正>大自然赋予北极点神秘的魅力与无穷的诱惑力,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无疑就因为它恰恰位于人迹罕至和常人难以到达的地球之顶。如今,借助现代技术的便利,全世界每年数以百计的游客不远万里,来此一偿夙愿。人们常说的南、北极极点,是指地球自转轴与两极地面相交成90°的交汇点,即所谓的地理极点。地球南、北地理极点的相同之处是,它们都(分别)位于地球两端最寒冷地区的中央,因而同属地球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相对最恶劣的地区;此外,由于地轴倾斜并与地球绕太阳公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南极科考事业的蓬勃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南极旅游的兴起,很多人有机会亲赴南极,饱览冰洲的梦幻景象.夏季的南极,局部地区冰雪消融,不再银装素裹的南极又有怎样的风情呢?只有大地袒露、满目荒芜、重峦叠嶂和寒风刺骨吗?殊不知,大自然的另类神奇,恰恰隐匿于这旷古奇观的深处!风卷轻沙漫天舞,妙手琢山于无形.在万年风雪的剥蚀打磨下,岩崖瘦身,顽石变脸,成为形态各异、多姿多彩的艺术佳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