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维.苏.奈保尔成功的一生和主要作品的解读,揭示其尴尬的生存处境所形成的独特批判锋芒和对后殖民地人民深厚的关怀,以及独特的文学表达形式,展示了他不同凡响的艺术风采与魅力。  相似文献   
2.
美育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意义在于把学生培养成情感健康,人格完善之人。美育的显著特征是诉之于形象的感染,通过情感愉悦达到理性认识的目的。它寓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以美的形象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之在赏心悦目中潜移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审美的角度,对散文<故乡的大榕树>进行了分析探究,指出文章具有写景的绘画美,抒情的真挚美与语言运用的艺术美三大特点.三者有机结合,给人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4.
凡是当教师的,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的认识——教学离不开一定的情境。语文教学也是如“此。 语文教学活动离不开丰富学生的认识和情感,语文课不仅需要做合乎逻辑的思考,而且需要生动形象的感染,需要以具体可感的形象来反映客观事物,来表现真、善、美。然而,要记识形象,理解形象,受形象感染,学生不步入特定的情境之中,难以有深切的感受。”因为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一定的场合下产生的,直觉的情绪体验是由某种情况的感知而引起的。当人进入某一特定的情境时,就自然会产生与之相伴随的情感,而情感的产  相似文献   
5.
于漪的语文课堂教学充满了神奇的艺术魅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她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匠心地营构节奏,赋予课堂教学诗一般整齐而和谐的韵律,音乐般强烈而鲜明的节奏美感。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审美角度,对散文《故乡的大榕树》进行了分析探究,指出文章具有写景的绘画美,抒情的真挚美与语言运用的艺术美三大特点。三者有机结合,给人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代《乐记》云:“节奏,谓或作或止,作则奏之,止则节之。”这里节奏的本意是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急徐、行止、强弱、长短等现象。其实,万事万物皆有节奏,日月的升落、昼夜的反复,都有其鲜明的节奏。我们可以说,节奏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有规律有秩序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结构,是系统内部的组织形式。课堂教学结构是一定的时空内教学活动中诸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系统各要素本身的自我完善及其结构方式的合理性,必然导致整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优化状态。一堂课也是一个系统,也必须讲究各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合理安排,以显示出课堂教学的层次性、科学性与审美性。课堂教学结构美就是指课堂教学结构本身具有独特的审美意义与审美价值,在教学中能给人以美的愉悦与美的感受。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组织美的教学结构,这首先是由语文教学内容自身的美所决定的。众所周知,语文教学内容本身就具有丰富的审美因素,一部中学语文教材,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个无比广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饿裔美国作家纳博科夫代表作《洛丽塔》在饱受非议的奇特主题和精妙绝伦的艺术技巧方面,给读者造成情感上与审美上的冲击力,来探讨该作品蕴含的丰厚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达到协同活动的最重要的工具。知识的传授,思维的启迪,认识的转化,能力的培养,无一不依靠语言这一工具来实现。从这点来看,教师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决定着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也影响着学生智力和语言的发展。教师这种特殊职业的需要,规定了教师必须具有过硬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