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
1.
作者于1985年1月至5月调查了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人649例(男315例,女334例)蒙古褶,上眼睑褶皱。调查为随机取样,被调查者年龄在9—25岁之间。蒙古族人蒙古褶平均级(x±S.D.)为1.94±0.883,出现率为93.91%与我国其它民族相比,蒙古族人的蒙古褶出现率较高。蒙古族人上眼睑褶皱平均级为(x±S.D)1.21±1.032,出现率为71.10%,与我国其它民族相比,蒙古族人上眼睑褶皱平均级与出现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Harris和Kalmus改良阈值法测定了内蒙古地区2034例(蒙古族998例,汉族1036例)苯硫脲尝味阈值。以4号液为味盲界限。蒙古族中味盲者116人(11.62%),尝味者882人,平均尝味阈值9.29±1.44;汉族中味盲者104人(10.04%),尝味者932人,平均尝味阈值9.33±1.44.味盲率在蒙、汉民族间、男女性别间、内蒙东、西部地区间均无显著性差异。苯硫脲平均尝味阈值在蒙、汉民族间也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同一民族的地区性差异显著,男女性差亦极其显著,女性比男性大约低0.48~0.5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