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1.
中国东部中生代陆缘寿昌-临浦火山带叠置于基底和下伏地幔的隆起带上。岩石圈的薄弱、地幔软流层传递的岩浆和热流、基底富铀地层及其深熔产物提供的铀源、北北东向挤压-拉张断裂系统、幔源中基性熔浆析出的CO_2,构成完整的火山洼地铀成矿机制。  相似文献   
2.
浙西北晚侏罗世火山岩历经四次火山喷发旋回,经受了多次热事件。岩石遭受的火山期后热液交代蚀变,在酸性岩区主要发育钠长石化和绢云母化。这种面型分布的交代蚀变使火山岩中以多种形式赋存的铀发生成岩后的初始活化。尔后,成矿期热液在运移中又将已经活化了的铀从围岩中浸取出来,以补充热液中的铀,并在沿断裂发育的蚀变环境中沉淀成矿。  相似文献   
3.
根据野外调查研究和145个样品的分析结果,讨论了浙西北中生代火山岩的基本特征,并在研究火山岩中微量元素组合、稀土元素分布和锶同位素组成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浙西北不同火山盆地和火山洼地中的酸性和中酸性火山岩的成岩机理基本相同,成岩物质主要来自硅铝壳,成岩温度为1020—120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