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分析长江新济洲汊道段河床演变特点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通过模型试验对整治方案进行了研究,结合长江中下游分汊河道整治原则,认为长江新济洲汊道段的整治采用中汊封堵方案,虽然对新生洲、新济洲左右汊分流条件稍有影响,但有利于新济洲河段向稳定的双分汊河道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有限空间内,具有一定温度、压力,高速运动的雾状水滴与空气之间的热湿交换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所获得的试验数据可为暖通空调工程设计计算时确定有关参数提供了设计依据,对工程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尖点突变理论的基桩极限承载力判定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尖点突变理论应用于基桩极限承载力判定及预测中,建立了基桩极限承载力判定及预测的尖点突变模型,提出了根据尖点突变理论进行基桩极限承载力判定及预测的4类判定方法,对判定方法的2种适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将4类判定方法与文献中的判定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判定思路Ⅳ可用于工况1情况下极限承载力的进一步判定.经静载荷试验数据验证,对基桩刺入破坏、屈曲破坏的极限承载力判定及预测,建立的尖点突变模型均有较好的适用性,可由判定思路Ⅱ在工况2的情况下,进行基桩极限承载力的预测估计.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讨论了钱学森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以及他的总体框架、钱学森的系统科学思想以及他提出的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文中以王保国教授率领的AMME Lab团队为例,扼要回顾了在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指导下,6个研究团队紧密配合,在人机环境系统工程领域近10多年所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文中给出了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实验室平台搭建时通常应该具备的软件分析系统与主要设备,而且还特别建议要关注眼动追踪系统、眼动测量系统和事件相关脑电位(ERP)技术,要关注人的情境认知的定性分析模型和定量评价模型的建立,要注意把认知神经科学用到对人的数学建模的研究上。文中十分强调:人机环境系统仅仅是系统科学研究中的一种系统,一种含有人这个要素的特殊新系统,因此在进行人机环境系统领域中的一些复杂系统、复杂巨系统以及特殊复杂巨系统的研究与实践时,离不开钱学森提出的综合集成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深厚软土路基压缩性大和工后沉降控制难的问题,以温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南线工程为依托,提出了先预压后换填泡沫混凝土施工技术,对典型断面卸载前表层累计沉降和换填泡沫混凝土后关键节点沉降进行监测,对该处理方式的加固效果进行了评估。研究表明:典型断面在卸载前表层沉降约为2m,表明深厚软土预压期沉降量大;建议下一级加载前沉降速率小于5mm/d,为了保证软土沉降;在运营半年后典型断面最大沉降为4mm,预测运营15a后累计沉降为62mm,低于设计标准值。说明采用先预压后换填泡沫混凝土的方法能有效的处理深厚软土路基,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软黏土电阻率是电渗固结时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着电渗固结的效率、阴阳极之间的间距设置等。含水率与含砂率是软黏土电阻率最常见的两个影响因素,需深入研究。试验采用改进的Miller Soil Box,测试了20个不同含水率、不同含砂率的软黏土土样的电阻率。依据试验数据结果,分析软黏土含水率对电阻率的影响、软黏土含砂率对电阻率的影响,以及含砂率与含水率对电阻率的交互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电渗固结适用于含砂率低且含水率高的软黏土,高含砂率对电渗固结是不利的,遇到高含砂率的软黏土时,不易采用电渗固结;电渗固结时,软黏土中含水率小于20%时,随着含水率的降低土样的电阻率急剧上升,故将软黏土中的含水率降低到20%左右时,可以作为停止电渗固结的参数之一。  相似文献   
7.
深基坑施工引起的邻近地铁隧道变形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安全控制和风险评估中较为关心的一类问题。目前针对该问题的理论研究,大都采用Mindlin解求基坑开挖作用在地铁隧道上的附加应力;然后基于Winkler地基模型求解隧道的变形;该方法没有考虑软土的流变性以及地基变形的连续性。根据弹性理论的经典解答Mindlin公式,同时考虑软土的非线性流变性,推导出基坑对称开挖引起下方隧道附加应力的简化计算公式。采用Pasternak双参数地基模型,建立隧道竖向变形的平衡微分方程,得到两侧深基坑开挖引起下穿地铁隧道竖向变形和内力的实用计算表达式。通过将某市深基坑工程下方的隧道变形监测结果与Pasternak地基和Winkler地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采用Pasternak地基的优越性和提出的理论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软黏土电阻率是电渗固结时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着电渗固结的效率、阴阳极之间的间距设置等。含水率与含砂率是软黏土电阻率最常见的两个影响因素,需深入研究。试验采用改进的Miller Soil Box,测试了20个不同含水率、不同含砂率的软黏土土样的电阻率。依据试验数据结果,分析软黏土含水率对电阻率的影响、软黏土含砂率对电阻率的影响,以及含砂率与含水率对电阻率的交互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电渗固结适用于含砂率低且含水率高的软黏土,高含砂率对电渗固结是不利的。遇到高含砂率的软黏土时,不易采用电渗固结。电渗固结时,软黏土中含水率小于20%时,随着含水率的降低,土样的电阻率急剧上升;故将软黏土中的含水率降低到20%左右时,可以作为停止电渗固结的参数之一。  相似文献   
9.
一、关于太极思维“太极”是《周易》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最早见于《易·系辞》中。至于“太极思维”,则是近代科学特别是思维科学发展以后才出现的。即便如此,学术界也解说颇多,难于统一。有的释以阴阳逻辑思维,有的释以辩证思维,还有的说是整体思维、离散思维、圈态思维、日月全息思维等等,都有一定道理,又似乎都不甚准确,难尽其意。太极思维,严格说当称“易学太极思维”,是易学理论在思维领域中反映的产物。它是原始人在长期的仰观俯察过程中,将天地万物宇宙人生的种种认识综合抽象,凝聚于卦象的  相似文献   
10.
本模型试验在基于我国工业用电按峰谷平收费制度,在电渗固结间歇性通电时错开峰电时间,设置长时间断电;基于电阻率在含水率从20%降低到15%会快速增大,含水率20%以上时电阻率变化较小的情况,设置随含水率降低,不断减小的通断时间比;基于含水率从20%降低到15%电阻率会迅速增大的情况,设置土体平均含水率降到20%作为电渗结束时间点。试验结果表明错开峰电的长时间断电能有效降低成本;将含水率降低到20%作为电渗停止时间是可行的;随着含水率变化通断时间比变化的电渗固结是可行的;电渗联合桩加固软土地基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