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5篇
  2023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河油田污水回注适宜性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辽河油田石油污水回注对深层地下水资源会构成潜在的威胁。根据地面调查、物探、钻探、环境同位素和水文地球化学等多元信息,并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开发了石油污水回注适宜性综合评价模型。该评价模型为6种评价因素的加权叠加模型,其评价结果为适宜性等级分区图。评价结果表明,污水回注最适宜区域和一般适宜区域为下辽河平原中部凹陷区,而不适宜区域和最不适宜区域为凹陷带的两侧边缘地带。该评价成果为污水回注和水泥保护规划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概念化水资源系统及其面向对象构架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提出概念化水资源系统模拟的面向对象设计方法,对概化元素属性及其在水循环过程中的功能进行描述,从而将系统划分为相互关联的功能模块。通过对系统基本元素的划分和功能的归纳,设计了相应的类及其子类,并以水量运动和利用过程为基础建立了类之间的交互关系。不同模块的计算可以通过实例化后的类对象实现,并借助主控程序完成系统的整体模拟,实现了模块间分层次的耦合。以该设计方法构建的模型对海南岛水资源配置进行模拟计算,得出了不同方案的水资源供需态势和水量平衡变化趋势,检验了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涉水事务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关系密切,面临的风险种类多样,各种风险之间的相互关系复杂,对涉水事务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至关重要。该文构建了涉水事务一体化风险管理模型,该模型在理论层面可帮助理解涉水事务、风险管理步骤和信息技术之间的联系,在实践层面可以指导水务部门建立一体化风险管理体系,从而全面、协同、高效管理涉水事务风险。通过对雄安新区涉水事务风险进行调研发现,雄安新区涉水事务的主要风险可以分为洪涝灾害、水生态环境问题、水资源短缺问题、水务工程建设与运营管理风险。雄安新区涉水事务风险管理应建立涉水事务一体化风险管理机制,运用现代化技术开展全流域风险监测,加强涉水事务一体化全过程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4.
研究地下水可持续开发的理论和方法是当前迫切需求。本文系统总结了从地下水安全开采量到可持续开采量的发展演变过程,从物理机制结合概念内涵,分析了概念演化背后的理念转变,即从集总的、静态的、确定的、孤立的安全开采量转变为分布的、动态的、不确定的、系统的可持续开采量;并分析和量化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的影响因素,其中时空范围的约束相对明确,生态环境约束在有观测基础的地区可建立经验量化指标,经济社会约束主要依靠管理措施;最后简要介绍了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雅砻江流域构建了数值天气预报(WRF)模式,使用7种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和3种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3场典型暴雨进行了模拟和ETS综合评价,得出了WSM3和GD的参数化方案组合较优的结论,为WRF模式在雅砻江流域的深入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此外,为了验证构建的WRF模式在水文应用方面的有效性,将其与HEC-HMS分布式水文模型进行了单向耦合,结果显示耦合模型对径流的模拟效果较好,说明WRF模式能够反映产生洪峰和维持径流的降水信号,其在流域径流模拟和预报中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水资源规划庞杂的知识及其整合问题,构建了以工作流为主线的水资源知识管理框架。该框架考虑到水资源综合规划与管理涉及面广、半结构化明显的特点,将知识管理和业务流程相结合,完成水资源规划各流程的知识流和关键知识节点的梳理。以全球环境基金(Global Environment Facility,GEF)海河流域水资源水环境综合管理项目为背景,说明了该框架的应用过程。该管理框架可以有效地实现水资源规划的知识管理以及稳定而可持续的知识积累,为数字流域模型作准备。  相似文献   
7.
常用遥感蒸散发模型干湿限的新定义及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目前常用遥感蒸散发模型干、湿限选取不确定性导致蒸散发反演结果存在的空间歧义性,对遥感蒸散发模型干限、湿限进行重新定义。对干湿限进行垂向一维热扩散数值模拟,以验证重新定义的干湿限能量分配假设及部分重要遥感参数取值的合理性。利用疏勒河流域地下水均衡试验场土壤剖面温度数据对干限温度进行验证,均方根误差为1.68K;利用参考作物蒸散量对湿限蒸散量进行验证,线性回归确定性系数约为0.90。研究结果表明:重新定义的干湿限推导求解方案合理,有助于避免遥感蒸散发模型中的空间歧义性。  相似文献   
8.
该项目是中荷两国2009年JSTP(Joi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am)框架下的研究课题之一。项目以中国西北资料缺少、生态脆弱的河西走廊干旱内陆河区为背景,通过空间对地观测及地面水资源监测网络数据的融合,发展多尺度水资源管理模型技术;通过同化降水、蒸发、冰川、地下水及开发利用等数据,研究水资源时空演变规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合理评价流域水资源;通过同化驱动水文与水资源模型,提出中国北方地区气候变化下的流域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策略;通过联合研究,促进两国科技交流,提高科技人员水平。  相似文献   
9.
雄安新区对中国城市发展与地区开发模式优化有重大意义,但其水资源利用效率亟待提升,探究水资源一体化管理模式对雄安新区的建设至关重要。该研究对雄安新区水资源一体化管理进行了问卷调研与实地考察,应用主成分分析与系统聚类方法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雄安新区对水资源一体化管理需求较强;主成分分析与系统聚类分析将水资源一体化管理要素分为4类,分别对应水资源配置、涉水相关方管理、智慧化管理和水务市场调控。该研究据此构建了雄安新区水资源一体化管理体系,针对涉水相关方与水务市场一体化管理,生态、生产、生活用水一体化管理,以及水资源一体化智慧管理平台搭建3个方面提出了管理建议。该研究结果揭示了雄安新区水资源一体化管理的关键特征,为当地涉水管理部门优化水资源管理模式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0.
雄安新区涉水事务涉及众多的利益相关方,但已有研究缺乏从政府部门、水务企业和用水户合作的角度进行系统性实证研究。该文提出了利益相关方合作视角下水务一体化管理架构,从理论上揭示了水务一体化利益相关方合作机制的作用机理,基于调研数据分析了雄安新区涉水事务利益相关方合作管理现状。调研结果表明:建立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涉水事务利益相关方合作机制至关重要,需明确各方工作流程和责权利分配,实现流域与区域协调联动,一体化高效解决补水、治污、防洪、环保等问题。水务利益相关方合作机制要素实现情况表明:各方需重视设立共同目标、建立各方互信、优化资源要素配置、降低监管成本、加强水务管理绩效公开和社会监督等方面的工作;“积极执行”与其他要素间联系最为紧密,能代表性体现利益相关方的整体合作水平,应重视利益相关方合作机制中激励/约束机制的设置,以推动合作机制的积极有效执行。雄安新区水务一体化管理应明确水务管理部门的核心地位,建立权责挂钩的考核机制;激发水务市场的经济活力,优化水资源系统配置;完善公众参与机制,促进服务质量提升。该研究结果可为涉水事务利益相关方合作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