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国人都知道“偏方治大病”,但偏方使用不当而使病情加重,或诱发严重并发症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据报道:重庆市一刘姓女子,患轻度精神病。其母听别人介绍一偏方,即上山挖采马桑根,煎汤让女儿服用。不料女儿服后便出现恶心、呕吐现象,随即全身抽搐。急送医院抢救方获痊愈。据老中医介绍,马桑根主治风湿麻木、风火牙痛等症,可煎汤内服或煎水外洗。本品有毒,服用时要特别注意其用量、药引及煎制方法,切忌乱服乱用。  相似文献   
2.
暑假到了,同学们应该利用假期适当锻炼身体.在炎热的夏季,在热环境下锻炼,能使皮下毛细血管扩张,腺体开放加速,散热能力得以提高,使机体有更高的调节体温能力.所以应该"夏练三伏".健身不歇夏,天再热也要动一动. 忌大运动量锻炼 运动时产热量增加,身体会通过一系列调节,如出汗等来维持体温的平衡.夏天高温,尤其在中午,这种持续时间长、消耗体力大的锻炼会使体内蓄积余热,余热蓄积过多,便会导致中暑.或者会由于大量出汗,机体失去水盐,血容量减少,电解质平衡紊乱,而出现中暑.因此夏天一次锻炼时间不宜过长,以20 ~40分钟为宜,以免出汗过多,体温上升过高而引起中暑.如果一次锻炼时间较长,可在中间安排1~2次休息.出汗多时,体内的水分和盐分随之减少,要及时补充淡盐水或绿豆汤、金银花水等清凉防暑饮料.  相似文献   
3.
盐是"百味之王",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缺了它不仅会饮食无味,而且会导致容易出汗、食欲不振、倦怠感、肌肉疼痛硬直、痉挛、失眠症等严重后果.但是,超越生理需要量的高盐饮食反而会对健康构成威胁,播下致病的隐患. 1.诱发感冒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体内氯化钠浓度过高时,钠离子可抑制呼吸道细胞的活性,使细胞免疫能力降低,同时由于口腔内唾液分泌减少,使口腔内溶菌酶减少,咽部的感冒病毒就易于侵入呼吸道.同时,由于血中氯化钠浓度增高,也可使人体内干扰素减少以致抵抗力降低.  相似文献   
4.
临床研究证明,适当的体能锻炼是哮喘病人康复的必要措施。进行较全面的体能锻炼,对增强哮喘病人整体抗病能力、改善心肺功能、减少哮喘发作、巩固药物疗效和阻断病情进一步发展都有重要意义,都是不可缺少的。哮喘病人进行医疗体育锻炼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重要作用:1.哮喘病人在室外进行医疗体操活动,能逐渐适应气候和环境的变化,避免或减少因受凉而发生感冒的机会;体育锻炼可使气道的感染性炎症易于控制。可改善心、肺功能,增进体质,对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应付自如,不会因体力劳累诱发哮喘。2.  相似文献   
5.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身体进补的好时机.这一开春,经过了一冬禁锢,万物在轻柔春光的抚摸下开始复苏,而"冬藏"了很久的人体机能也逐渐被唤醒,新陈代谢开始活跃起来,此时正是调理身体的好时候.中医养生学认为,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动补,动补不如神补.从自身健康状况出发,宜得四者互相配合,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6.
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口味变化的经历,却并未在意。专家指出,诸如从一地迁往另一地的口味渐变属于饮食习惯的正常改变,但若没有外来因素影响,口味却一反常态,则很可能是疾病的征兆,应引起警惕,需及时诊治。如果症状并不严重可酌情运用食疗方法加以调理。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型眼科超声生物显微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一种新型的眼科超声生物显微镜系统.该系统利用长焦距(13mm)换能器和机械扇扫, 实现了宽景扫描,具有4.8 mm×6 mm 和9.6 mm×12 mm 两种扫描窗宽.使用长焦距换能器还使得检查时换能器远离角膜,极大地减小角膜损伤的风险.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器件(FPGA)实现了硬件动态帧平均从而增强了图像的信噪比.系统中心频率为50MHz,纵向和横向分辨力分别为50 μm 和100μm.一个专门设计的层状靶被用来测试系统的纵向分辨力,其独特的结构保证了高分辨力超声设备的测试精度.  相似文献   
8.
9.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公认的坏习惯并非如人们想像中那么可怕,有的反而对健康有益。如:合理发怒。生气会让人血压上升。但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研究发现,在压抑的情况下恰当地以愤怒回应,血压不但会维持正常水平,皮质醇的分泌量也会相应减少。心  相似文献   
10.
牡丹,又名木芍药、洛阳花、谷雨花、鹿韭等,原产于我国西北部,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在南北朝时就已成为观赏花卉.牡丹艳冠群芳,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很高,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历代的许多文人墨客,社会名流,皇帝贵族无不喜欢牡丹.他们不仅爱花、赏花、宴花、结花、拜花,而且种花、插花、写花,与牡丹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