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综合类   1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口稀少的阿拉斯加位于北极圈内,是美国50个州中面积最大的一个,相当于两个半四川省那么大。而生活在那里的特有动物褐熊,又给那片土地增添了神奇的色彩。在美国和加拿大境内一共生活着三种熊类动物:全身雪白的北极熊,个体略小而大量存在的黑熊,以及褐熊(灰熊)。相传是当年哥伦布来到北美大陆时,将沿阿拉斯加海岸分布的熊类称为“褐熊”,而将在内地生活的熊类称为“灰熊”。其实,从动物解剖生理学观点来看,它们并没有什么明  相似文献   
2.
在北美大陆上,生活着一种充满灵性的小动物——草原犬鼠,它们的个体与野兔相似,身披黄褐色的绒毛,极善跑跳,当它们在草原上飞奔、跳跃时,远远看去和飞翔一样。早在1804年,美国的一位农牧业官员在完成了由东向西穿越大草原之后,在写给美国政府的报告中称:“看到了无  相似文献   
3.
保护大堡礁     
世界上著名的旅游胜地——大堡礁,南北连绵2300公里,宽约65公里,沿着澳大利亚东北部昆士兰州的海岸线展布.低潮时可以露出水面约8万平方公里,高潮时则全部沉没于水下.这由小小的珊瑚创造出的杰作象一条漫长的防波大堤,使昆士兰州东海岸免受狂风巨浪的冲击.大堡礁还是海洋生物学家从事各种研究的天然实验场,近年来我国也有不少科学工作者前往那里参观并参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河南省南阳地区的西峡、淅川大批恐龙蛋(包括迄今未知的史前爬行动物卵)化石发现之前,世界上总共有约500枚恐龙蛋出土。虽然它们曾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但由于长期无法断定它们是什么恐龙产的,因此在古脊椎动物学和地层学上,被认为没有多大价值。我国河北、内蒙古、云南、江西、新疆和浙江等地都  相似文献   
5.
每年,从初春到深秋,我们生活的大地万紫千红,各种各样的植物、动物把地球装饰得多姿多彩。你可曾想到,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的黑色、褐色的石油则是由它们变成的! 生物群落与有机物这是两个密切有关的名词。生物群落是指当时生活的动、植物组合,而有机物则还包括了死亡后的生物体。生物群落中的内容十分丰富,在地质历史中,大到恐龙、原始哺乳动物,小到草木花朵,乃至肉眼看不到的花粉与孢子体。在水体中,有鱼类、贝类、蜗牛、浮游动植物等等。它们是装点大地、海洋的主体,也是构成地球上有机物的基础。在陆地,各种动物、植物死亡之后,往往被其它动物吃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华北北部中、上元古界海相碳酸盐岩有机质丰度与海底热水流体富集元素P, Cu, Zn, Ni和Ba等元素含量及其组合的相关性的探讨, 结果表明, 热水流体富集元素明显在相关层段不仅与TOC呈正相关关系, 而且还和海底热水流体输入的SiO2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应层段海底热水流体输入的SiO2含量也与TOC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部分高于庄组、雾迷山组、铁岭组以及绝大部分下马岭组有薄层状硅质岩出现, 随之TOC和与热水流体活动有关的微量元素也逐渐增大, 暗示部分层位碳酸盐岩中有机质的富集与海底热水流体活动有关. 另外, Al/(Al+Fe+Mn)值常常随着海底热水流体活动对沉积物形成的贡献的增大, 比值随之减小, 而Fe/Ti比值的变化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7.
王大锐 《科学通报》1994,39(11):1008-1008
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是地质历史发展中最重要的一条界线,是各种地质学科重点关注的焦点之一,成为碳同位素地层学研究的重要对象.最近,我们在古生物地层学基础上,对新疆柯坪地区前寒武系-寒武系地层界线附近进行了稳定同位素地层学研究,发现了重要的碳同位素组成异常波动.  相似文献   
8.
广西及邻区下泥盆统至下石炭统稳定碳同位素组成逐渐增大,由埃姆斯阶(D1)-1‰-4‰增至法门阶,杜内阶的+0.5‰-+2.5‰。同时期δ^18O呈“W”型分布在艾菲尔阶和弗拉斯阶两个负向波动;在埃姆斯阶,吉维特阶和法门阶、杜内阶三个正向波动。  相似文献   
9.
王大锐 《科学通报》1990,35(12):928-928
前人的研究已证明,有孔虫壳体的氧同位素组成取决于它们生命活动时的海水温度、生活的水体的同位素以及可能存在的生物体内的生物分馏作用。我们研究了采自我国东海海域一个钻孔中的始新世、上新世及第四纪底栖有孔虫的氧、碳稳定同位素组成。所用属种都为  相似文献   
10.
对于我国从事古生物学研究的科技人员来说“热河动物群”这个名词并不陌生。它专指距今6千5百万年以前的晚中生代,生活在我国辽阔大地上一个特色鲜明的生物群,是我国古生物学界最早研究的古生物群之一。多年来,它那扑朔迷离的地理分布、错综复杂的出现层位,一直是我国地学界争论的问题。“热河动物群”的发现热河动物群最初是由美籍德国地质学家葛利普在本世纪20年代提出的,专门指分布于东亚狼鳍鱼岩系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