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6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淋浴水中EPA优先控制有机污染物对人体的侵入途径。现有研究表明,114种EPA优先控制有机污染物中有75种可通过皮肤吸收或人的呼吸而侵入人体,对人的健康产生危害,所以淋浴水存在安全性的问题。通过吹脱、生物预处理、活性炭吸附、膜处理、高梯度磁滤器处理等手段,可以有效地去除或降低这些物质对人体的危害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受污染的水库水源水进行中试规模的生物陶粒滤池预处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生物陶粒滤池能有效地净化受污染水源水水质,对CODMn、NH3-N、NO-2-N、浊度、藻类总数、锰、THMFP等的平均去除率范围分别为19.3%~35%、89%~96.5%、97.5%~99%、57.5%~69%、60.1%~84.3%、59%~84.6%、10.4%~24.8%。其适宜的工艺参数为:水力负荷(滤速)4~6m/h,气水比0.75∶1~1∶1;反冲洗周期3~7d。  相似文献   
3.
饮用水生物稳定性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概念,并讨论了余氯量、有机营养物、水力条件、温度等因素对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用卡诺图化简逻辑函数目前只有两种方法,即卡诺图法和阻塞法。作者通过对这两种方法的分析,找到了它们各自问题之所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更完整的方法:分解阻塞卡诺图法。  相似文献   
5.
二级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城市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球形陶粒为曝气生物滤池的生物载体,进行城市污水处理的半工业试验,考察了滤速、气水比、冲击负荷、反冲洗等因素对曝气生物滤池工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装置规模为12m^3/d,水温为(20-23.5)℃,滤速为(6.09~8.21)m/h,碳化柱和硝化柱气水比分别为1:1和2:1,进水COD为(120-338)mg/L,NH4^ -N为(30.0~53.6)mg/L的条件下,出水达到生活杂用水的标准;冲击负荷和反冲洗对滤池出水水质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不同水处理工艺对可同化有机碳(AOC) 的去除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水处理工艺出水中可同化有机碳(AOC)的测定,分析各处理工艺对AOC的去除特性,结果表明:常规工艺对AOC有一定的去除效果,生物活性滤池能有效去除AOC,并且生物预处理和深度处理都有助于去除AOC,须对不同原水中的有机物成分进行分析,以掌握各工艺对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规律。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不同工况下基坑降水对周边地下水位变化和地表沉降的影响,采用"现场抽水试验—水文地质参数反演—数值模拟计算"的一体化手段,运用MIDAS/GTS数值分析软件,对苏州地铁4号线某车站基坑降水建立了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模拟计算不同的降水方案设计下所产生的基坑外地下水位变化和地表沉降,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降水施工工况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大小不一,在进行降水设计时需对不同降水工况设计下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估,使降水对周围环境影响最小,以实现降水方案设计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8.
低温下曝气生物滤池内生物量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温下(甚至低于1℃)异养细菌生物量仍能大量增加,但生物量的增加受生物可利用有机基质浓度的限制。虽然氨氮浓度不是曝气生物滤池内硝化细菌生物量增加的限制因子,但硝化细菌生物量的增加仍受低温的严重限制。低温对硝化细菌生物量增加比异养细菌生物量增加的限制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9.
考察了温度对处理氨氮较高的河水的两级曝气生物滤池系统中硝化反应的影响.春季温度的快速升高导致了氨氮去除率的降低。但当水温不低于5℃时,温度升高对硝化反应并没有负面影响。短期温度变化对硝化生物膜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温度升高对长期适应于低温(0.5℃)的硝化生物膜活性影响很大,但对于适应于常温(15℃)的硝化生物膜并没有表现出热不稳定性效应。用模型表示温度对曝气生物滤池中硝化反应影响时,必须认真考虑冷适应反应,低温下温度对硝化反应影响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生物陶粒滤池预处理黄浦江上游水的生产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黄浦江上游水为水源,进行生物陶粒滤池预处理的生产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a)不曝气时,生物陶粒滤池对原水中的浊度、Fe和Mn的去除效果比曝气工况好,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61.70%,73.86%。74.05%.(b)在原水溶解氧浓度较高(平均为4.8mg/L)而NH3-N浓度较低(平均为0.28mg/L)时。曝气和不曝气工况下,生物陶粒滤池对CODMn的去除率没有显著差别,分别为16.09%和15.60%.(c)在原水NH3-N浓度低的情况下。生物陶粒滤池对NH3-N和NO2^--N的去除效果均较差,但试验结果显示,曝气充氧有助于提高去除率.(d)从生物陶粒预处理装置的运行要求来看,其对浊度、有机物、Fe和Mn等各项指标的去除效果良好。且从去除NH3-N和NO2^--N的情况来看,曝气充氧是必须的.生物陶粒滤池的设计和运行参数可为微污染水源水厂的改造和新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