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棕黑锦蛇自Sirauch 1873年首次报道以来,关于其生长情况尚未见有报道,只是Emelianov(1929),Pope(1935),张孟闻(1961)先后对其习性有过零星描述。自1976年迄今,我们对不同地区的标本,进行饲养观察,希望了解幼体至成体的不同变化,以澄清两个亚种的有关问题。同时,通过饲养观察,了解仔蛇的生长发育情况,积累有关资料,为今后开展野生动物资源利用,引种驯化提供依据。现将我们七年多的工作向同行们作一介绍,以期获得多方的教益。  相似文献   
2.
我们从1973-1984年对辽宁蛇岛上的蝮蛇(Agkistrodonqianshanensisshedaoensis)的生态习性进行了观察。蛇岛蝮蛇的活动规律、捕食特点、繁殖习性等都适应了蛇岛的特定环境,因而得以生存至今。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导了东北区(包括沿海岛屿)两栖类分布的情况.辽宁省两栖类的分布具有东北区与华北区之间过渡的性质;中部吉林省的两栖类,反映了东北区两栖类分布的一般特点.气温为东北区两栖动物分布的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4.
我们从1973-1984年对辽宁蛇岛上的蝮蛇的生态习性进行了观察。蛇岛蝮蛇的活动规律、捕食特点、繁殖习性等都适应了蛇岛的特定环境,因而得以生存至今。  相似文献   
5.
中国东北的蝮蛇分类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东北的蝮蛇分灰问题,有过多篇报道。有的主张统一一个种为蝮蛇Agkistrodon halys^〔1,6〕,亦有分亚种的^〔2,3,4〕经过近十年的观察,发现东北的蝮蛇既不是一个统一的种,亦不仅是亚种关系,蛇岛上的蝮蛇也不是个独立种-蛇岛蝮。因为它们的形态、习性和分布均有不同,所以《辽宁动物志两栖类爬行类》中的蝮蛇分类,以及1982年所报的蛇岛蝮应改为短尾蝮Agkistrodon breviac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