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保护地蔬菜病虫害发生及土壤农药残留污染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保护地蔬菜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保护地人工创造的小气候,具有高温高湿的特点,为病虫害的发生及流行提供了适宜的条件;同时,相对封闭的生态环境,农药大量使用,残留于土壤中的农药,改变了土壤原有平衡,导致土壤被污染.近几年,保护地农药应用安全性和土壤中农药残留被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十字花科蔬菜蚜虫田间种群对药剂的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昆明地区十字花科蔬菜3种蚜虫田间种群对8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这3种蚜虫种群对苦参碱、除虫菊素、印楝素、啶虫脒、吡虫啉、氯氰菊酯、敌敌畏、乙酰甲胺磷的敏感性差异明显.其中,这3种蚜虫对乙酰甲胺磷高度不敏感,其对甘蓝蚜、萝卜蚜和桃蚜的LC50值分别为4868.68,2440.53和6379.34 mg/L;这3种蚜虫对敌敌畏也不敏感,其对甘蓝蚜、萝卜蚜和桃蚜的LC50值分别为259.76,95.24和567.59 mg/L;3种蚜虫对其它6种药剂的敏感性也存在差异,但相对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3.
小菜蛾抗药性及治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小菜蛾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蔬菜重要害虫,已报道小菜蛾对50多种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包括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类、昆虫生长调节剂及苏云金杆菌(Bt)类等杀虫剂.阐述了国内外及云南省小菜蛾抗药性的研究概况,包括小菜蛾抗性发展、抗性稳定性、抗性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并对云南省小菜蛾抗药性的治理策略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研究首次将促生长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9601-Y2作为复方种衣剂的有效成分,引入到含有杀虫剂吡虫啉和杀菌剂多菌灵的种衣剂中,包衣油菜种子.结果表明,丸化种衣剂的促生长和防治蚜虫效果比成膜种衣剂好.通过实验室、温室、田间试验过程,从6组种衣剂中确定了2号丸化种衣剂为最优配方.2号丸化种衣剂在实验室试验中对油菜种子发芽势没有显著影响,提高种子发芽率11.64%;在温室试验中,提高种子发芽率11.0%;在大田试验中,植株苗高和鲜质量较空白对照分别高14.97%和99.46%,亦比不用B9601-Y2菌株配方处理植株苗高和鲜质量分别高11.08%和29.22%;在播种80 d和90 d后,防治蚜虫效果仍达92.0%和88.2%,分别比不用菌剂配方的防效提高4.43%和7.56%.在复方种衣剂中,B9601-Y2菌株在6个月内每粒种子上仍能保持105cfu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蔬菜棕榈蓟马种群动态及其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棕榈蓟马在十字花科蔬菜甘蓝上的种群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从4月中旬至7月下旬棕榈蓟马发生危害有4个高峰期,分别为4月中旬、5月中旬、7月上旬及7月下旬,其中7月上旬为全年最高峰;选用9种杀虫剂对棕榈蓟马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第1天,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1.8%爱福丁乳油2、.5%除虫菊素乳油、25 g/L菜喜悬浮剂及0.3%爱禾乳油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其它药剂,其防效分别为94.3%,93.1%,81.2%,76.7%和76.7%;药后第3~5 d,所有供试药剂都表现出相对较高的防效,并以25 g/L菜喜悬浮剂防效最好,其次是10%除尽悬浮剂、1.8%爱福丁乳油、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其防治效果均在80.6%以上;在供试药剂中,3种生物源农药1.8%爱福丁乳油、2.5%除虫菊素乳油、0.3%爱禾乳油也有较好的防效,是无公害蔬菜生产中防治蓟马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6.
对5%S-氰戊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微乳剂的配方进行了研究,筛选出较优的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确定其最佳配方和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