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沈律 《创新科技》2006,(5):24-25
小科技时代的科技发展是一种非常规的自由探索型科技发展模式。大科技时代科学技术成为一种国家的事业,科学技术部门被纳入国家建制,成为国家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超大科技时代是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和科技投入摸式多元化,是“政府行为、个人行为、私营行为、企业行为、社会行为、团体行为、基金会行为”等多方面有机结合的综合性行为。科技活动已经不是一个国家参与的活动,而是一种跨国家、跨政府的科技研究与开发过程。  相似文献   
2.
从历史上看 ,“经络”(Themeridians &collater als)一词始于2000多年前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 ,该书将经络分为 :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十五别络、奇经八脉、十二经筋。也就是说 ,中国人很早就观察到人体经络循经感传现象 ,发现并认识到它对人体生理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调节和控制作用。中国古代医学家将其总结为“经络学说” ,该学说把“经”看成是主干传导线路 ,而把“络”看成是分支传导线路 ,从而构成了一个人体整体生理信息网络传导线路图———经络图。它没有什么确切的生物学基础。承担经络信息传导任…  相似文献   
3.
4.
沈律 《安徽科技》2005,(11):24-26
世界高科技及其产业发展对国际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中国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将产生深远意义的影响.为发展我国高科技及其产业,加速推进与国际经济技术的合作,建立适应国际惯例,又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科技及其产业体系,必须对世界高科技及其产业的现状和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高科技及其产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科技与经济实力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象征.因此,对高科技及其产业发展与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关系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沈律 《安徽科技》2005,(5):10-11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 如果说在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中,经济体制转变的主要标志就是企业要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那么,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标志就是企业要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当然也就要求企业同时必须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是现代企业制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更是现代企业制度内涵的根本体现.这就是说,企业技术创新不仅具有一定的客观要求,而且也是企业自身建设发展的必然需要.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立足之本,是企业兴旺发达之源.可以说,科学技术创新主体是现代企业的本质表述.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在正处现代化建设的非常关键的历史时期,科技进步将决定中国的未来。我国科技振兴离不开科学的发展观,离不开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理念,那就是超常规发展的理念。科学技术创新遵循“科技创新的一般均衡定律”的调控,它就象一只“无形的手”调控着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过程。这个“无形的手”在科学家的自由探索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这个“无形的手”也不是万能的,它也有失灵的时候,因此就需要政府的“有形的手”加以补充。  相似文献   
7.
沈律 《银川科技》2006,(1):11-16
如何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如何使企业走上依靠科技进步的发展轨道,这是我国科技创新事业面临的两大难题,解决好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要使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行为主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