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对四株不同属的真菌进行单独培养及两两混合培养,观察其长势,分别测定其粗酶液的木聚糖酶活性、纤维素酶活性、燕麦秸秆降解能力,比较不同混合菌组合发酵后,菌之间、酶之间存在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单菌发酵长势优于混菌发酵;单菌FQ7-31、P647生长最佳,组合FQ7-31与P647生长中拮抗作用最强.单菌发酵产木聚糖酶活性明显高于混菌发酵,T537单菌发酵后木聚糖酶活性最高达49.3U/g,组合P647与T537拮抗作用最强,木聚糖酶活性与长势之间呈负相关.单菌发酵后纤维素酶活性明显低于混菌,因此混菌发酵后纤维素酶活性存在着协同作用,协同作用最强的组合是P647与T537.粗酶液对秸秆的降解作用中,FQ7-31与其他三属真菌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协同作用.发酵120小时后,A3.3567培养基中还原糖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