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6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AgCl膜光催化降解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AgCl膜在不同波长光照条件下对水溶液中的5种有机色素进行催化降解实验.实验结果表明,30min内,5种色素(质量浓度为20mg/L)均得到迅速光解,且在太阳光光照条件下AgCl膜具有非常高的光催化性能.并进一步研究了成膜原料液的浓度对光解率的影响、溶液初始质量浓度与光解速率的关系及悬浮态AgCl的光催化对比实验.  相似文献   
2.
复合桩基中承台内区土阻力群桩效应系数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复合桩基中承台内区土阻力群桩效应系数进行了分析,并编制了相应的有限元程序。应用该程序讨论了桩距、桩数、桩长、土类等对承台内区土阻力群桩效应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利用液体法培养红曲霉生产脂肪酶过程中,培养基中的碳源浓度为6%~8%,氮源浓度为4%左右,发酵温度35℃,pH4.5,发酵时间控制在42~48h之间,脂肪酶活力可达到350μ/ml。  相似文献   
4.
紫色非硫光合细菌培养基条件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光合细菌中的紫色非硫细菌为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了其对碳源、氮源、酵母膏和复合无机盐的利用能力.结果表明,乙酸钠和酵母膏对紫色非硫细菌的生长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其优化培养基为每升中含乙酸钠3 g、氯化铵3 g、酵母膏0.1 g,复合无机盐溶液1 mL,这为快速培养高活性光合细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根霉Rhizopus sp.TC1产酶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要因实验原则,选择影响因子较大的因素进行实验,初步研究了根霉Rhizopussp.TC1的产酶条件.经实验确定优化产酶条件为:稻草∶麸皮=1∶1;固液比=1∶3;接种量9 mL种子液/100 g湿基;温度28℃,在此条件下发酵96 h,FPA和CMC酶活分别达到17.8 IU/g、187.0 IU/g,较优化前的12.3 IU/g、131.6 IU/g分别提高了45%和42%.  相似文献   
6.
对休哈塔假丝酵母初始菌株经过驯化筛选出一株TZ-8高产酒精菌株,研究了木糖初始浓度、温度、转速以及pH值对TZ-8菌株发酵产乙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适发酵条件是木糖初始浓度为40 g/L,温度为30℃,转速90~110 r/min,初始pH4.5~5.0,乙醇产量为11.02 g/L,木糖利用率达到86.9%.  相似文献   
7.
天然软黏土普遍具有结构性。结构性黏土在我国湛江地区分布广泛,该区域黏土具有天然含水率高、孔隙比大、高压缩性和低渗透性等特点,其土体结构特征对其变形特性有较大影响。以湛江市东海岛地区灰色结构性黏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其在加载作用下的压缩特性,以及在卸载作用下的回弹特性。主要结论如下:1天然原状土与重塑土的压缩特性存在较大差异,以重塑土为试验对象测得的土体力学指标不能很好的代表实际工程中原状土的力学特性;2天然原状土在加载阶段和卸载阶段的变形规律有相同之处,但土体在卸载阶段产生的总回弹变形量远小于加载阶段产生的总压缩变形量;3天然原状土存在临界卸荷比R为0.25和0.75,当0R≤0.25时,土样回弹变形量很小;当0.25R0.75时,土样发生回弹变形;当R≥0.75时,土体发生明显回弹变形,且此阶段回弹变形量占总回弹变形量比例最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在进行乙醇连续发酵时,利用反渗透法(RO法)和渗透气化分离法(PV法)进行组合,对发酵液中的乙醇进行分离时,每隔一定时间将循环发酵液排放一部分,再补加相同量的新鲜培养液,在连续72小时的发酵实验过程中,发酵温度为30℃,发酵液酒精浓度稳定在7%(wt)左右,透过液乙醇浓度也基本稳定在98%(wt)以上,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上覆压力对湛江组结构性黏土触变性具有显著的影响。上覆压力大小不同,导致湛江组结构性黏土触变性强弱不同,使得湛江组结构性黏土地基强度恢复程度存在差异。研究上覆压力对湛江组结构性黏土触变性的影响机制,有助于深入了解上覆压力造成地基强度恢复程度不同的本质原因。在不同上覆压力作用下对扰动后的湛江组结构性黏土在不同静置龄期进行直接剪切试验和扫描电镜试验,探究土体的触变强度比率随上覆压力变化规律以及土体的微观结构演变规律,从宏微观角度阐明上覆压力对湛江组结构性黏土触变性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相同上覆压力作用下,随着静置龄期增长,土体抗剪强度和触变强度比率增大,触变强度比率与静置龄期呈乘幂函数关系,土体的概率熵和颗粒分布分维数均下降,土颗粒往团聚化发展、排列定向性逐渐加强:静置龄期相同时,随着上覆压力的增大,土体抗剪强度增大,但随着静置龄期的增长,土体触变强度比率减小,触变强度比率与上覆压力呈一次函数关系,土体概率熵和颗粒分布分维数下降的幅度减小,土颗粒往团聚化发展和排列定向性增长的速率变慢。  相似文献   
10.
选择了8种影响因子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影响沪酿3.042米曲霉产蛋白酶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该菌产蛋白酶的主要因子为培养温度、初始pH和料水比.利用最陡爬坡试验研究了其逼近最大响应区域,采用响应面法(RSM)对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得出菌株产蛋白酶的数学模型;通过对二次多项回归方程求解,得最适产酶条件:培养温度为22℃,初始pH为7.0,料水比为1∶0.8.优化后,酶活提高了3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