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0篇
  1987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871年在南美出现口蹄疫与当时欧洲正在发生的此种大流行性兽疫有关。直到1960年代中期整个南美受到侵袭时,该病传播缓慢。约在这时,制订了口蹄疫防制计划,同时发病数有了众所公认的下降,迄今为止,在南美已鉴定了属于A、C和O型的21个亚型,其中仅五个亚型有兽疫学上的重要性。O型和A型病毒比C型更为常见。O型每四年引起一次广泛的爆发。A型病毒引起有规律的区域性爆发而C型则隔一段时期引起爆发每一个受到侵袭的南美国家已产生了以鉴定田间病毒株为目的诊断实验室来继续进行兽疫学监视的体系。建立起使用疫苗预防田间毒株的免疫学防护,并选择合适的毒株用于疫苗生产。  相似文献   
2.
[马蔺]藏名玛能择玛。为鸢尾科鸢尾属植物马蔺Iris Lactea pall.var chinensis Maxim.,以种子入药。生于海拔3800米以下的河滩、泉边、草地、路旁。分布于华北、西北、华东、东北各地区。甘、淡,凉。清热利湿,解毒。主治咽喉肿痛、肺炎、肝胆湿热。用量牛、马30—60克;猪、羊12—21克。同属植物高原鸢尾Iris potartini Maxim.,生于海拔3000—4000米的山坡草甸,分布于甘  相似文献   
3.
西藏畜科所中草药室于一九七七年九月翻印了古代名藏医元丹贡布所著兽医专著(治疗部份)并译成汉文(以下简称“译稿)”,在云南玉溪召开的全国藏兽医座谈会上交流,为进一步发掘、整理和研究藏兽医古籍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线索。该文的汉文译稿约三千字左右,共介绍了32种马病的治疗方法。这32种马病,如按西兽医的分类法,属于内科病的13种,外产科病12种,中毒病6种,传染病1种。从治疗方法来  相似文献   
4.
一、阿日松汤〔注〕处方组成诃子一两大黄、苏打各五钱。方义健胃消食,泻火通便。主治小马积食、便秘。用法煎服,半小时一次。 〔注〕藏方名译音,下同。二、解吉住汤处方组成麻花芜一两块根紫苑、大籽篙、镰形棘豆、铁棒七幼苗、诃子各五钱。方义清热解毒、散膨消肿。主治喉肿、舌肿、出败。 用法 水煎服。 三、解吉阿汤 处方组成 麻花芫一两棋盘花、纤毛婆姿纳各五线金露梅(烧炭)动物髓关节凹部骨(烧炭)各二钱五分 方义 清热解毒、消肿排脓。 主治 乳房炎。 用法 水煎服或外敷。 四、阿中登汤 处方组成 卵瓣蚤缀一两大兔丝子、高山辣根菜、…  相似文献   
5.
双流县中和公社运输组公马一匹,年令约14岁,体重约180公斤,三天前发病,前来诊治。病史:据饲养员说,该马一直加参运输砂石,一人一马每车装载千余斤。病前饲料主要为麦麸拌干草及少量玉米粒或胡豆。十三日早饲时不吃,时起时卧,曾排松软粪便,以后时时蹲腰踏地,十四日去某兽医联合诊所诊治,晚上仍不时起卧,十五日又请某兽医站诊治,注射止痛针及青霉素、庆大霉素等,当天晚上稍安静。十六日早上病马睡下,头伏于地,不吃不喝,牵行懒动。  相似文献   
6.
雪莲花,藏名美多岗拉(译音),是生长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特有药物。藏兽医用以治疗家畜的脾虚咳嗽,阳萎,肾虚腰痛以及胎衣不下等[1]。为了探讨雪莲花的作用机制,我们从免疫学的角度,采用多指标多方法对免疫反应的不同环节和不同阶段进行了检测。以期能为整理提高藏药医学摸索一些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7.
用10、100或1,000枚刚第弓形体GT—1株的侵袭性卵囊经口接种于15只血清学阴性的怀孕山羊。其中4只接种10枚;6只100枚;5只1,000枚。另以6只怀孕山羊不接种,作为对照。在接种后4—12天之间,接种过的母羊全都出现发热(40—41℃)和呼吸困难。妊娠早期(68和70天)用100枚卵囊接种的两只山羊,子宫增大,当接种后86和88天宰杀时,见有胎膜但未发现胎儿。3只山羊在接种后9、10、和11天流产或羔羊产下死亡,其余10只产下感染弓形体的羔羊,内有8只至少有1只羔羊产下即死亡;2只山羊被感染但羔羊产下时正常。  相似文献   
8.
[三分三]藏名唐冲那博。别名大搜山虎、山茄子、山菸、赛茛菪。为茄科赛茛菪属植物三分三 Anisodus acutangulus C.Y.Wu etC.Chen.和喜马拉雅东茛菪 Scopolia luridaDu nal[Anisodus luridus Link et Otto].以根、茎、叶和种子入药。三分三(锐萼东茛菪)  相似文献   
9.
前言镰形棘豆(Oxytropis falcata Bunge)为豆科棘豆属植物,藏名大夏,以其干燥全草入药。据《藏兽医经验选编》记载:本品“性寒味苦、甘、酸。镇痛、退热、生肌愈创。治高烧、喉炎、便血、热痢、炭疽。亦可外用治刀伤。系藏兽医常用药物之一。为探讨其药理和为扩大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我们就镰形棘豆煎液对细胞免疫的影响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镰形棘豆煎液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细胞免疫呈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羔羊中偶然发生了两起较大的急性溶血病并伴有高的死亡率。临床症状为高度沉郁,呼吸困难和心动过速。死后大体解剖发现包括血尿和黄疸。组织学检查显示肾小管和腺包周围肝细胞坏死。据认为似问号形钩端螺旋体波摩那型是致病因素,因为在发病群中的母羊和羔羊发现了对抗这种细菌的血清抗体效价高。羔羊钩端螺旋体病通常伴有致死性的溶血性贫血。通过血清学试验,不论发现双份血清的效价升高或单份血清出现高效价,都有助于本病的诊断。排出其他引起急性溶血性贫血的因素,例如肠毒血症和铜中毒也是必要的。一篇关于羔羊致死性溶血性贫血的报告认为,即使血清抗体效价可疑,钩端螺旋体病仍然可能是引起死亡的原因。为了强调本病的重要性,我们在这里描述了两起羔羊中偶发的钩端螺旋体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