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α-肉桂酰基二硫缩烯酮类化合物(1)的基础上,由2,3-二氢-4-噻喃酮化合物(2)与水合肼在温和条件下合成了多取代5,6-二氢-4-噻喃并咪唑酮类化合物(3),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质谱及元素分析对所得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对该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从6-烷硫基-2H,3H-噻喃-4-酮与丙炔醇类化合物出发,在BF3.OEt2作用下,实现了分子间C(sp2)-C(sp3)键脱水偶联反应,高产率地合成一系列5-丙炔基-6-烷硫基-2H-噻喃-4(3H)-酮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非共价相互作用对中心手性的影响及中心手性的定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建立在van't Hoff碳正四面体构型学说基础上的中心手性的概念未涉及非共价相互作用对分子中心手性的影响.可以想像,当某原子连有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基团(如氢原子)时,可因非共价相互作用(如分子内氢键)的存在(如只与其中的一个氢原子形成氢键)成为不等性原子或基团.考虑到非共价相互作用对分子中心手性可能产生的影响,中心手性的概念似应为:一个原子(如C,N)的四支键分别指向四面体的各顶点,并分别键连四个不等性原子或基团(包括孤电子对)时,则该原子是手性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